×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A股> 详情

南芯科技拟发行19.33亿可转债,全面赋能AI算力、汽车、工业、三大战略核心

2025/9/12 16:08:13      财联社

在连续十个季度业绩环比增长、业务基本盘稳固的背景下,国产模拟芯片龙头企业之一南芯科技(688484.SH)近日正式公布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计划,拟募资总额不超过19.33亿元。此举将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募集资金将精准投向“智能算力电源管理芯片”、“工业传感与控制芯片”及“车载芯片”三大高壁垒、高增长的科技创新领域。这不仅彰显了南芯科技穿越周期的强大实力,更清晰地擘画出其从消费电子领导者向平台化、多元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全面进阶的宏伟蓝图。

业绩持续高增,多元化战略筑就坚实“护城河”

(一)财务表现卓越,连续十个季度增长彰显强大韧性

2025年8月28日,南芯科技公布了其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高达14.70亿元,同比增长17.60%,再次刷新历史同期记录。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到7.85亿元,同比增长21.08%,环比增长14.54%,自2016年运营以来,不仅年度营收规模持续创造新高,更是实现了自2023年第一季度以来连续十个季度的环比增长。这一卓越成就,标志着南芯科技已成功穿越市场周期波动,成为国产模拟半导体领域中少数能够保持持续高成长发展的企业,其业务已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今年上半年末,公司总资产49.00亿,较期初增加5.66%。受到产品结构和市场竞争环境激烈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36.97%。公司继续加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研发人员规模和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为公司长期持续发展蓄力,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3亿元。

(二)业务版图演进:从消费电子前列到平台化模拟芯片巨擘

南芯科技的成功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和清晰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回顾近两年的业务变化,南芯科技的成长路径清晰可见:

第一阶段:深耕消费电子,奠定行业优势地位。 公司早期精准把握智能手机充电管理市场的巨大机遇,凭借高性能、高品质的充电管理芯片迅速切入高端消费电子赛道,成功在智能手机有线充电领域建立了无可撼动的行业优势地位。

第二阶段:平台化布局,打造消费电子“全链路”解决方案。 基于在充电场景的深厚积累,南芯科技横向拓展产品线,将业务延伸至无线充电、锂电管理、显示电源管理、适配器电源等多个领域。公司已构建起“端到端”的完整充电链路解决方案,全链路产品加速导入高端消费电子客户。同时,公司业务迅速覆盖至平板电脑、PC笔记本、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电源等更广泛的消费电子品类,形成了强大的产品矩阵生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效率、高品质的芯片解决方案。

第三阶段:战略破局,向汽车与工业新蓝海迈进。在巩固消费电子基本盘的同时,把握国产替代大机遇,南芯科技以根技术能力积极拓展汽车、工业等市场。公司借助在充电产品上的优势地位,快速推出车规级车载充电产品,实现了汽车电子业务“从0到1”的关键突破。此后,产品线逐步延伸至车规级智能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接口芯片等,覆盖车身控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数据显示,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3,064.1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8,550.97万元,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业务占比快速攀升。

与此同时,面对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浪潮,南芯科技顺势而为,前瞻性地布局工业通信与计算电源等领域。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南芯科技的业务版图日益丰满,一个以消费电子为基石,汽车电子和工业应用为增长双引擎的平台化模拟与嵌入式芯片企业已具雏形。

聚焦三大“芯”赛道,可转债项目擘画未来增长新蓝图

为了把握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将已有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转化为更广阔的增长空间,南芯科技正式启动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33亿元。本次募资将精准投向三大具备高技术壁垒、广阔市场前景和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创新领域。这不仅是业务的自然延伸,更是公司基于深厚技术积累、瞄准国产替代核心战场、构筑未来长期竞争力的关键一跃。

(一)车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打造完整汽车生态,抢占万亿赛道制高点

汽车的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产业格局,汽车芯片已成为这场变革的战略核心。然而,我国汽车芯片国产化率长期不足10%,高端芯片领域“卡脖子”问题尤为突出。本项目旨在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保障我国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链安全。

南芯科技将围绕汽车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和智驾系统三大核心领域,全面布局传感芯片、通信芯片、驱动芯片、控制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等核心赛道。这标志着公司的汽车业务将从现有的优势产品,系统性地拓展至一个“从供电、充电管理到传输、感知、决策、执行”的完整车载芯片生态系统。

该项目的底气来源于公司已有的坚实基础:一方面,公司已通过车载充电产品成功切入大部分主流整车厂的供应体系,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完整的车规认证体系;另一方面,公司已组建规模化的专业车载研发团队,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已在汽车电子领域拥有Smart High Side Driver 技术、ASIL-D 电源管理芯片技术等,并通过持续不断的研发迭代积累自身技术优势。此外,公司已拥有部分车规级 IP,可支持汽车电子领域项目的研发。此项目的实施,将助力公司抓住汽车技术迭代的关键窗口期,扩大市场份额,使汽车电子业务能够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增长极之一。

(二)工业应用的传感及控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攻坚“卡脖子”技术,赋能高端智能制造

在高端传感器领域,我国市场高度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本项目直击行业痛点,旨在实现高端传感及控制芯片的自主可控。

项目将聚焦三大技术路线:光学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磁传感器,并同步开发高速高精度数字控制器。通过自研工艺平台,购置尖端测试设备,公司计划储备从芯片设计、工艺设计到交付的完整技术能力,研发出能够应对复杂工业环境中微弱信号检测、多重干扰抑制等挑战的高精度、低功耗解决方案。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填补国内高端传感芯片的市场空白,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坚实的底层技术支撑。更能利用公司在电源管理领域积累的客户资源,实现“从电源合作到多品类配套”的自然延伸,快速切入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终端等高增长赛道,为公司开辟全新的业务增长曲线。

(三)智能算力领域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逐鹿AI算力电源核心,重塑大电流电源市场格局

随着AI大模型的爆发式增长,CPU、GPU等核心算力芯片的功耗和供电要求急剧提升,以多相电源为代表的大电流电源管理方案成为市场的刚需。目前,这一高端市场几乎被MPS、英飞凌等国际巨头完全占据。

本项目将集中资源,解决大电流场景下多相架构电流均衡、精确移相等核心技术难题,重点开发多相控制器、DrMOS、大电流DC-DC、大电流PMIC等一系列高性能电源管理产品。产品将广泛应用于PC、数据中心、AI服务器、边缘计算智能终端等各类大电流应用场景。

南芯科技在该领域具备独特优势:公司已储备了“多相控制技术”等相关核心技术,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全流程自研的工艺开发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本土企业,公司更贴近国内庞大的PC和服务器终端市场,在产品的协同开发和售后响应上具备天然优势。此项目的成功实施,将使南芯科技抓住AI算力爆发的市场窗口期,直接挑战国际巨头的优势地位,有望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为公司构筑长期而坚固的竞争壁垒。

研发投入与资本加持,战略路径清晰明朗

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清晰的战略规划。南芯科技在这两方面都表现出了卓越的远见和决心。

(一)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创新成果斐然

南芯科技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生命线,其研发投入与业务产出高度匹配。

研发费用持续高增长:公司近年的研发费用随营收规模持续提高,2023年为2.93亿元,2024年增长至4.37亿元,而2025年上半年已投入2.82亿元,研发费用率19.21%。持续有效的研发投入,为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产品迭代提供了坚实保障。

研发团队精英化:截止2025年6月底,公司总人数1106人,公司研发人员数量 756人,占公司整体员工比例68.35%,其中硕士及以上的研发人员占比 57.40%,40岁以下员工占比为92.33%。这支富有活力的精英研发团队,是南芯科技攻克技术难关、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核心力量。

知识产权成果显著: 持续的研发投入换来了丰硕的技术成果。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65项(其中上半年新增50项),累计形成核心技术32项(其中上半年新增7项)。这些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构成了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和坚固的竞争壁垒。

(二)发展战略清晰,未来可期

回顾南芯科技的发展历程,其战略路径清晰且连贯:以消费电子的成功为基点,依托根技术能力,不断精进,向更高价值、更广阔的汽车与工业市场系统性地扩散。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其内生增长的“发动机”,而此次近20亿元的可转债募资,则是启动其宏大战略全面落地的“发令枪”。

从业绩的持续增长,到多元化业务的成功布局;从对汽车电子、智能算力等未来赛道的精准卡位,到研发与资本的双重加持,南芯科技正以稳健而有力的步伐,迈向成为一家长期、健康、跨周期的世界一流芯片企业的目标。未来,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落地和业务释放,南芯科技有望在国产模拟芯片领域扮演更关键的领航者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