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A股> 详情

“蹭热点”公司被监管关注仍涨停 主力不怕风险?

2020/3/10 11:51:32      挖贝网 黄伟

最近,针对上市公司频频依靠“蹭口罩热点”成为连续涨停板妖股的现象,监管层加强了审查。

3月8日深交所对国立科技(300716)下发监管函,要求解释公司公布的研发用于口罩熔喷布的聚丙烯原材料的基本情况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同日,南京聚隆(300644)也收到监管函,要求解释公司公布的成功开发、生产、销售熔喷专用料系列产品的信息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然而,3月9日,两股仍然逆势涨停,似乎都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种情况在A股市场已经比较普遍,其“成功”逻辑是什么?难道主力资金都不惧怕风险?

股东减持敏感期“蹭热点”已是“套路”

挖贝网注意到,国立科技和南京聚隆此番“蹭口罩热点”都是在股东减持的敏感期内,存在抬高股价助力股东减持的嫌疑。

2月24日,国立科技披露了一则股东减持计划:公司股东东莞市盛和伟业投资有限公司计划在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2%的公司股份。与此同时,公司于去年9月披露的股东减持计划亦未实施完毕。该项计划涉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东莞红土,及其一致行动人深创投、广东红土。

3月2日,国立科技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时表示,公司目前有在研发聚丙烯熔喷料相关产品,后续将依据市场情况决定是否量产。

3月4日,摇身一变成为“口罩股”的国立科技股票即开始暴涨,豪取4个涨停板.

而南京聚隆2月28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文章称,公司成功开发出可用于医用口罩的无纺布用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系列产品。而在文章置顶留言中,公司表示“目前该系列料已经量产,日产量50T,后续会继续增加产能”。

3月3日,南京聚隆即披露了特定股东的股份减持计划,自公告之日起的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持股2.25%的股东南京奶业计划减持不超过0.45%的公司股份,持股2.25%的股东蔡静计划减持不超过0.45%的公司股份,持股1.35%的股东舜天经协计划减持不超过0.27%的公司股份。

由于蹭上了口罩热点,减持利空没有阻止南京聚隆从35日至39暴涨3个涨停板

事实上,股东减持敏感期“蹭热点”在A股市场屡见不鲜。35日挖贝网报道的口罩未投产就成妖股的搜于特,也在股价暴涨期间进行了股东减持。

搜于特与国立科技尤为相似之处还在于都是不确定性的利好,搜于特的口罩是预计三月上中旬投产悄然改为中旬投产,国立科技的熔喷布是已研发但尚未量产。

可见股东减持敏感期“蹭热点”似乎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套路”。

公司与主力为何“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既然已经是标准的“市值管理套路”,浸淫市场多年的主力资金不可能不了解,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上套”,为减持股东“抬轿子”?

大概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主力资金需要“炒热点”。

只有热点股票才能引发投资者哄抢从而快速推高股价,而真材实料的热点股并不多,很多主力资金没有机会介入,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它们只需要公司有一个预期利好的噱头,就可以有借口集中资金拉升几个涨停板,然后在回调震荡中不断诱使散户抢所谓“牛回头”,借机不断出货,最终实现盈利目标。

第二是“蹭热点”风险成本不高。

相比财务造假,“蹭热点”是一种比较“软”的错误,相关公司总能说出一定的利好理由,即便确定性不高,犯错误似乎也不大,因此得到的处分也不严厉,通常是通报批评一类,相比股价大幅上涨甚至翻倍带来的真金白银收益,风险成本较低。

正是由于上市公司“蹭热点”的“投入产出比”较高,因此“蹭热点”才蔚然成风,而主力资金也因为知道上市公司“蹭热点”风险成本不高,通常不会被停牌,因此也敢于“炒热点”,于是就形成了A股市场上“蹭热点”公司与“炒热点”主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怪象。毫无疑问,吃亏的大多是最终接盘的散户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