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产业> 详情

“双十一”第三方即配迎运力考验,顺丰同城超800台无人车助力末端提效

2025/10/30 16:39:46     

“双十一”迈入第17个年头,今年大促周期长达一个月,创下“史上长”记录。超长大促周期下,平台竞争除延续“规则简化”策略外,更将即时零售视作流量红利见顶后的核心突破口——阿里推动千量级品牌入驻淘宝闪购、京东将秒送业务纳入大促范畴。行业对“分钟级”履约需求愈发迫切,运力支撑显然成为大促转化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第三方即配作为即时零售生态核心基础设施,正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回顾此前外卖大战,国内规模大的第三方即配平台顺丰同城凭借中立定位,为各头部品牌和平台提供运力支撑,承担“卖铲人”角色,其自身不仅在行业竞争中实现业绩增长,亦印证了第三方即配的行业价值。618期间,顺丰同城高峰期日单量同比翻倍,饮品、商超百货、医药、美妆、母婴等品类单量均高速增长,来自抖音、美团、饿了么、京东秒送及商家自有平台单量亦显著提高。当前的“双十一”作为外卖大战格局稳定后的又一次履约集中释放,第三方即配价值或再度凸显。

即时零售成“双十一”核心增量,物流提速决定转化成效

即时零售从电商竞争的“补充选项”进阶为“必争之地”,本质是流量红利见顶后,行业对“近场消费”价值的深度挖掘——无论是淘天、京东等传统电商通过“小时达”“秒送”激活存量用户,还是抖音、快手等新平台以“直播+即时达”巩固流量优势,核心都在于打通远近场链路,通过近场高频消费促活用户,进而激发流量转化。

这一赛道的重要性已被数据印证:10月15日淘宝闪购开卖首日,咖啡、超市便利订单同比分别激增800%、670%,3C数码、个护美妆等非餐品类增速均超290%。天猫总裁刘博也明确表示,即时履约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活跃度与复购率,更让平台核心品类找到了新的增长突破口。

image.png

需求爆发背后,是行业对即配服务的更高要求,具备远场与近场协同配送能力的企业,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以顺丰同城为例,其作为第三方即配领域的核心玩家,凭借全渠道履约能力与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已成为各大商家和平台突围大促的重要支撑。

据悉,顺丰同城可实现公私域平台“一站式”接入,帮助商家统一进行多个外卖平台及自有平台全渠道配送,提升运营效率。目前其已与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瑞幸咖啡等餐饮连锁品牌,及山姆会员商店、永辉超市等商超连锁品牌建立深度合作;在美妆、服装、数码等电商品类上,基于“前置仓/门店+同城即配”模式,顺丰同城协同顺丰生态构建“仓储+转运+同城即时配送”一体化供应链,为电商品牌提供从库存调度到末端送达的全链路提速服务,如与小米、华为等数码品牌合作。

image.png

在远近场电商加速融合的趋势下,顺丰同城的全渠道、全链路履约优势愈发凸显。从电商发展历史来看,第三方物流始终是行业降本增效的优选路径,尤其对于未自建运力体系的电商平台而言,顺丰同城这样的第三方即配对于即时零售业务的价值更为关键。10月29日,商务部等5部门提出,鼓励电商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整合零散需求订单,发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推广即时配送、无人配送,提高精准响应能力,这种物流与商流分离的模式,正成为即时零售行业规模化发展的大势所趋。

即时零售竞争转向精细化,第三方即配承接定制化需求

随着即时零售成为“双十一”必争赛道,行业竞争已从单纯“比速度”转向“体验分层”,不同主体的精细化需求日益凸显:

从品类维度看,餐饮品类需兼顾高峰时效和餐品品相,非餐领域则因商品属性差异,对配送安全性、时效性等有更高要求;从平台维度看,抖音直播常要求“开播下单、结束送达”的即时响应,美团等生活服务类为主的平台则面临大重量、远距离的长尾订单挑战;从商家维度看,中小商家需控制成本、整合流量,而头部商家作为流量核心,各渠道订单的履约体验统一直接影响用户留存,专业配送能力已成为商家和平台承接流量、保障体验的关键。

第三方即配因不受商流平台绑定,成为承接定制化需求的核心力量,顺丰同城的实践颇具代表。在品类服务上,其不仅支持品牌全渠道订单一站式配送,更针对不同品类特性定制方案:如为3C提供新品极速达、修复送返服务,为生鲜配备专属温控与防颠簸包装,甚至可根据商家品牌统一需要,统一着装和定制话术;在平台合作上,其与抖音、微信达成全生态合作,接入外卖、小时达等到家场景,同时也为美团、饿了么提供运力支撑,实现对主流平台的全覆盖。

image.png

资料显示,顺丰同城自成立以来深耕各品类精细化即配方案,目前已覆盖餐饮、非餐等全品类场景,头部客户市占率长期领先,并广泛连接上游直播、私域等全渠道需求,成为即时零售“体验分层”的重要履约力量。

赋能传统物流末端,“后一公里”筑牢大促履约防线

尽管即时零售成为“双十一”增量核心,但传统物流仍是跨区域商品流通的重要支撑。当前,即时零售培养的“分钟级”时效预期已延伸至传统物流,叠加今年大促周期拉长带来的单量激增,“后一公里”提效成行业共识,第三方即配作为传统物流的弹性提效工具,价值愈发重要。

以顺丰同城为例,其依托弹性运力网与各大快递网络深度协同,嵌入同城物流各环节,通过“后一公里”配送助力传统物流提效——提供揽-派-转等多环节支撑,如电商派件、集收、退货上门揽收等,缓解高峰期运力压力;同时通过仓配“转运”“接驳送”等模式,助传统物流实现半日达、小时达的时效升级。据顺丰同城2025半年报显示,其上半年揽收环节支持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50%,成效突出。

在运力调度上,顺丰同城构建“二轮+四轮+无人”多元运力组合,形成立体履约网络,据悉目前已在全国逾100城投放超800台无人车,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重点承担“后一公里”业务下的短途接驳和网点集散配送,缓解末端压力,尤其在大促期间,无人车对高峰订单的高效批量配送,将进一步释放人效,保障履约效率。

image.png

对今年“双十一”而言,价格与流量固然重要,但终影响用户体验与转化成效的,仍是履约能力。从即时零售的流量突围,到传统物流的末端提效,第三方即配的基础设施价值贯穿全程。以顺丰同城为代表的企业,凭中立定位、全场景方案与立体运力结构,承接多平台多场景的定制化需求,随着即时零售渗透率提升,其行业价值还将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