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IPO受理企业达232家:粤苏浙数量最多 或为创业板增加1.8万亿市值
创业板注册制正在快马加鞭推进。从6月22日受理以来,截止7月6日受理企业已经达到232家,平均每个工作日受理23家。这个速度远超精选层和科创板。
根据挖贝研究院数据显示,232家计划融资额为1600亿元,去年利润总额为326亿元。按照目前创业板54.91倍市盈率计算,如果这些企业都顺利上市,创业板市值有望增加1.8万亿,总市值将超过10万亿。
从受理企业所在的地域看,受理企业数量跟各省GDP总量成正相关,广东、江苏和浙江排名前三,分别有57家、36家、33家企业获得受理。去年GDP排名第三的山东是个例外,仅有14家获受理,不足GDP第四名浙江的一半。
232家企业获得IPO受理 或为创业板增加1.8万亿市值
深交所官网显示,截至7月6日晚间,创业板注册制IPO受理企业已达到232家,总募集资金达到1600亿元,平均每家募资6.92亿元。
在募资金额方面,益海嘉里的体量最大,预计募集资金138.7亿元。据悉,益海嘉里此次所募资金主要用于厨房食品综合项目,食用油项目和面粉项目,保荐券商为中信建投。募集资金金额最少的则是易瑞生物,该公司拟募集资金2.13亿元,保荐券商为东兴证券。
从企业质地来看,232家企业2019年平均净利润为1.4亿元左右。益海嘉里、大运汽车、华立股份等29家企业的当年净利润高于目前获受理企业的净利润平均值。其中,益海嘉里的2019年净利润高达55.64亿元,华利股份、致远装备分别以18.21亿元、7.97亿元的净利润排在第二、第三位。
根据挖贝研究院数据显示,232家企业2019年总利润为326亿元。依照目前创业板54.91倍的平均市盈率计算,若是232家企业均能成功过会发行,创业板市值将增加近1.79万亿,达到10.29万亿,超过深交所主板。
粤苏浙成大赢家
挖贝研究院数据显示,截止7月6日晚间,获受理的232家企业共来自26个省市及自治区。从地域上看,多数企业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与各地区GDP总量排名正相关。
(截止7月6日晚间)
其中,广东、江苏、浙江三个地区是获受理企业的主要来源地。截至7月6日晚间,来自广东、浙江、江苏的企业数量分别为57家、36家、33家。而在2019年GDP总量排名中,广东、江苏、浙江分别是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四位。
北京和上海同样贡献了不少优质企业,截止7月6日晚间获受理企业分别为18家和15家。
山东可能是目前的失意者之一。山东去年GDP总量为7.1万亿,这次获得受理企业只有14家。而去年GDP总量为6.2亿元的浙江,则有36家受理企业。
除此之外,截止到7月6日晚间,还有5个地区没有企业获得创业板IPO受理,分别是重庆、内蒙古、甘肃和青海。
相关阅读
- 万方发展董秘郭子斌再续任:2024年举行股东会三项议案被否叠加信披违规收警示函
- 品茗科技续聘董秘高志鹏:2023年薪酬43万 担任董秘四年市值蒸发27亿
- 津药药业通过巴西卫生监督局GMP认证 为进入巴西市场创造条件
- 中国医械“走出去”效应初显,怡和嘉业打造出海新样本
- 周可舒续任常润股份董秘:2023年薪酬为50.35万 任期内公司市值承压
- 元利科技8个月内第三任总经理出炉: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李义田上任 有销售经验刘嘉伟出任副总经理
- 宁波韵升百万薪酬董秘吉理辞职 证券事务代表赵佳凯上任董秘
- 锦龙股份拟向控股股东借款不超15亿元:年利率不超10% 公司已连亏4年
- 睿昂基因聘任周海红代行董秘:近16年上市公司董秘工作经验 2024年公司业绩预亏
- 远大控股2023 年商誉减值数据不准确:财务总监苏原被出示警示函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
- 11-21 10:28 | 儒竞科技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和自有资金投资建设泰国新项目 第一期计划总投资金额2.26亿
- 11-21 10:06 | 供销大集拟以现金15.11亿元收购北京新合作商业发展有限公司51%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