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费用吃光利润:拟IPO的维康药业所有药品价格3年内翻翻 利润原地踏步
销售费用吃掉药企的利润是行业公开秘密。药企销售费用畸高到什么程度?不同药企不一样。
虽然不能确定维康药业近3年来销售费用和销售收入占比是否很高,但肯定属于偏高之列。
维康药业是一家主营业务为现代中药及西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自2016年至今,维康药业8种主要药品价格全部上涨,涨幅度超过100%的有7种,其中益母草分散片的价格甚至上涨超过6倍。与此同时,公司营收也相应从2016年2.8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5.78亿元。
按理说,营收翻倍,维康药业的近3年来利润增幅一定可观。可现实是,该公司三年来利润几乎停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答案在于销售费用吃掉了利润。资料显示,维康药业销售费用从2016年的5600万元增加到2.9亿元。
也就是说,3年来,维康药业靠涨价使公司收入增加量为2.96亿元,但销售费用一项就吃掉近2.4亿元。
出现这种现象,维康药业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两票制”政策实施。
营收增长的秘密:涨价
招股书显示,维康药业主要产品形态可分为硬胶囊剂、滴丸剂、软胶囊剂和片剂。2016年到2018年,硬胶囊剂销量分别为8462.04万粒、8435.57万粒、8225.03万粒;滴丸剂销量分别为9939.58万袋、8344.38万袋、8816.49万袋;软胶囊剂销量分别为2.50亿粒、2.59亿粒、2.41亿粒;片剂销量分别为2.67亿片、2.65亿片、2.43亿片。
可以看到,近年来维康药业的主要产品销量基本保持稳定,甚至某些产品的销量还下降了。那么维康药业是怎样做到营收翻倍的呢?答案在于涨价。
维康药业共有2种销售模式,直销模式和经销模式,2018年直销模式占营收的比例为22.03%,经销模式为77.97%。但无论哪种模式,维康药业的药品售价均在上涨,不同的地方在于涨幅不同。
数据显示,在经销模式下,益母草分散片涨幅最高,平均价格从2016年的3.85上涨至2018年的26.38,超过6倍,但其单位成本却只从1.61元上涨至1.74元。据悉,2018年度,占维康药业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比重在10%以上的药品有银黄滴丸(17.49%)、罗红霉素软胶囊(13.76%)、益母草软胶囊(10.64%)、益母草分散片(11.14%),从2016年至2018年,这些药品的价格涨幅均超100%。
直销方面,维康药业则是主动提价,2017年、2018年直供模式下销售的所有产品平均单价分别为7.60、8.42,分别较上年上涨15.68%和10.79%。
受益于产品价格的上涨,报告期内维康药业毛利率也在不断上升,其中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0.63%、69.39、75.36%,医药工业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65.24%、76.28、82.87%。
钱去哪里了:销售费用飙升
为何药品价格会大幅上涨,维康药业表示是受两票制的影响。
维康药业称,2017年 “两票制”政策实施后,维康药业经销模式逐步采用精细化推广模式,通过筛选原经销商或者专业医药咨询公司作为推广公司,将市场推广的执行工作委托给推广公司。同时,维康药业直接客户逐步转变为以配送经销商为主,而配送经销商直接面对医疗机构,中间流通环节减少,导致公司产品的销售单价大幅提升。
维康药业招股书显示,维康药业在营销方面确实进行了大笔投入。2016年维康药业的销售费用还只有5600.94万元,占营收的19.86%;到2018年则上升到2.91亿元,增长了2.35亿元,占营收的50.32%。
我们再将销售费用的增量与营收的增量进行对比。2016年维康药业营收为2.82亿元、2018年为5.78亿元,增长了2.96亿元;同期销售费用的增量为2.35亿元。也就是说,维康药业绝大部分的营业收入增量都投入了营销,这也导致了维康药业虽然2018年营收较2016年增长了2倍左右,但净利润却原地踏步。
研发费用率连年走低 研发或面临“断档”
销售费用率大幅上升的令一个可能的影响是,会使公司减少其他方面的投入,比如研发。2016至2018年,维康药业研发费用分别为1436.41万元、1582.85万元和1639.9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09%、3.89%和2.84%。
那么维康药业研发费用率的不断走低,是不是因为技术领先,产品竞争力远超竞争对手呢?
维康药业指出,目前占营收比重最高的两大产品——银黄滴丸和罗红霉素软胶囊都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尤其是罗红霉素软胶囊,维康药业明确表示,罗红霉素软胶囊属于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而第三代产品已在本世纪初研发成功,公司如果再短期内难以研发出新产品,罗红霉素软胶囊将面临被新产品替代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招股书还显示,目前维康药业有18个主要研发项目。但有意思的是,18个项目中有14个处于研发后期,3个处于研发中期,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的只有1个。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维康药业未来将继续下调研发费用率呢?毕竟绝大部分项目已经的研发以及接近完成了。
相关阅读
- 顶立科技:特种热工装备领域的创新先锋
- 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绿色工厂顶立科技拟北交所IPO
- 信通电子IPO深耕工业物联网应用场景 智能化升级驱动行业需求持续释放
- 广信科技IPO:持续深耕绝缘材料领域 享有较高的市场声誉和行业认可度
- 悍高集团IPO上会:7名董监高去年薪酬均超百万 董秘徐昊薪酬116.63万元
- 山大电力创业板IPO:研发费用率比可比公司均值低6个百分点 董秘李欣唐去年薪酬58万元降薪4.77万
- 优优绿能创业板IPO注册生效:产能利用率锐降 仍用2.7亿元扩产
- 突破技术壁垒!道生天合以高性能环氧树脂登顶全球风电市场,国产材料实现国际替代
- 汉桑科技IPO:盈利能力突出,国际化能力持续增强
- 道生天合:深耕绿色能源赛道,以创新书写绿色大文章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