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产业加速崛起:第四届全国大会揭示技术革命与商业未来
5月18日,为期四天的第四届全国超材料大会在深圳落下帷幕。这场以“锚定颠覆性技术、锻造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近3000名科技工作者。会上发布的《超材料前沿交叉科学丛书》和“年度十大技术进展”,不仅展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高度,更揭示了超材料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产业化成果。
超材料大会盛况空前 两大成果引发关注
本届大会的举办地深圳,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作为我国超材料领域规模大的学术会议之一,本届大会汇聚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顶尖学府,以及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的众多权威专家。参会者中既有学术界泰斗,也有光启技术等企业的技术领军人物,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在此得到充分体现。
超材料作为人工结构设计的颠覆性技术,已从早期的电磁波调控拓展至声波、热场、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形成覆盖多学科的交叉体系。大会主席、东南大学教授崔铁军表示:“超材料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可编程特性,未来将推动通信、装备、能源等领域的底层技术。”大会主席、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博士表示,当前中国已汇聚起全球范围内人数多、规模大的超材料科研队伍。尤其近两年来,基于超材料技术新成立的科技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未来,这些企业有望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以超材料理念和技术为强劲引擎,不断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大会主席、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博士致辞
本届大会取得了两大成果,引发行业关注。一是由清华大学周济教授担任共同主编的《超材料前沿交叉科学丛书》,系统梳理了我国超材料研究的主要成果,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从理论到应用的指南,这标志着我国超材料学术体系化建设开始提速;二是南京大学祝世宁、哈尔滨工业大学周玉等权威学者发布的“年度十大技术进展”,涵盖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两大方向,其中数字编码超表面、能信协同超材料等成果已进入工程验证阶段,显示出显著的产业化潜力。
《超材料前沿交叉科学丛书》发布
在“年度十大技术进展”中,基础研究类成果如奇点纳米激光器、定向热辐射超材料,展现了我国在光子学、热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技术创新类成果如超材料规模化量产技术、数字编码超表面、声学超构材料,则已进入工程应用场景,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祝世宁指出:“技术创新类成果占比提升,标志着我国超材料产业正从技术跟随转向自主定义赛道。”
中国超材料年度十大技术进展颁奖
解码超材料产业化图景
在大会期间,五位超材料领域的权威专家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展示了技术突破和应用的成果,也为超材料技术未来的产业落地勾画出清晰的图景。
作为本届大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中国香港城市大学能源及环境学院副院长曹之胤教授团队开发的辐射制冷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商业建筑领域,并获联合国项目支持。他透露:“未来十年,这项技术将覆盖全球五大洲超50个地区,尤其在电力基础设施薄弱的第三世界国家,可改善他们电力不稳定状况下的居住环境,实现技术更广泛的落地应用。”
主导研发声学超材料的南京大学陈延峰教授,现场展示了其团队新成果——一种可定制化调控噪声频率的智能降噪材料。“超材料通过人工设计与构造,突破了传统材料性能边界,实现力、热、声、光、电等功能的定制化。”他敏锐捕捉到产业升级中的新需求:“随着民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中国消费者对安静环境的需求正快速增长,对安静环境的需求催生降噪材料等民用市场机遇。此外,高端制造车间、数据中心等场景的刚性需求,共同推动超材料技术成为解决产业挑战的关键路径。”
凭借介电超构材料领域的突破,北京大学光子器件研究团队负责人马仁敏教授团队建立了介电体系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理论框架,依托奇点色散方程,研制出特征尺寸仅1纳米的光学纳腔,将激光器的特征尺度推进至原子级别。“这项技术相当于在头发丝截面上雕刻十万个精密结构。”他描绘了产业化蓝图:“在芯片领域,可突破现有光刻技术极限;在生物检测方面,能为DNA超分辨成像提供新型光源,助力科学家观察DNA等精细结构;在物理研究方面,为探索真空场激发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搭建新平台。”
专注于6G通信技术攻关的东南大学智能超表面系统专家戴俊彦博士,研发的低成本智能超表面系统引发业界关注。有望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提供低成本、低功耗方案,推动绿色通信和网络智能化发展。他指出,传统基站改造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而人工智能工具研发出来后,迅速与超材料设计相结合,不仅应用于超材料单元设计,还涉及整体应用及与应用场景的融合,如在无线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解决了诸多“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幅提升了设计效率,性能也能满足需求。
(从左至右依次为东南大学戴俊彦博士、北京大学马仁敏教授、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博士、南京大学陈延峰教授、中国香港城市大学能源及环境学院副院长曹之胤教授)
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博士深耕超材料领域22年,作为我国超材料产业化的开拓者,他成功推动该技术在我国尖端装备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显著提升了先进装备的核心性能。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将超材料技术形成产品并大规模应用于尖端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企业,刘若鹏博士在谈及超材料推向更多市场应用与产业化,材料技术发展路径时提出了“底层重构”理论,强调超材料作为底层技术需对传统行业进行系统性变革。他以行业适配性为切入点,指出超材料若要实现跨领域应用,需从原材料、中间件、成品设计到工艺流程及全产业链设备进行颠覆性创新,且技术路径需深度契合不同行业的差异化需求。
刘若鹏博士认为,当前超材料已在部分领域展现出“既要又要”的复合功能特性,但完全跨行业的深度融合仍需突破技术文明的更高层次。他指出,超材料的终极目标并非局限于单一功能优化,而是推动声学、电磁、结构等多维度技术的“文明级”融合。这一愿景的实现,既依赖超材料技术本身的持续突破,更需产业界与学术界协同构建跨学科协作机制,从底层逻辑重新定义材料、工艺与设备的创新范式。
第四届全国超材料大会盛大举行,再次彰显了中国超材料行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一项项前沿研究成果、一项项创新应用案例精彩亮相,让全球看到了中国在超材料研发、生产与应用等方面的强大实力。同时,大会也清晰展现了中国在全球超材料竞赛中独一无二的优势。除了拥有全球庞大的科研队伍外,以光启技术等为代表的企业,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构建起了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产品生产、市场推广的完整产业链,极大提升了中国超材料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随着6G通信、海洋空天、量子信息等战略领域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超材料凭借其独特的材料“编辑”优势,在这些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未来,超材料或将成为大国科技博弈的核心战场,谁能在超材料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谁就能在这些战略领域赢得先机,进而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相关阅读
- 超材料产业加速崛起:第四届全国大会揭示技术革命与商业未来
- 赛力斯发布超大一体压铸镁合金后车体 攻克48项行业技术难题
- 微云全息(NASDAQ: HOLO)开发去中性化架构,使用区块链技术保护个人数据
- 从课堂到秀场:传奇今生大广赛创意如何破圈新生?
- 沃尔沃XC60清库优惠,质量护航,豪华出行新选择
- 九载同行智领未来 EVCARD租车以生态之力重塑绿色出行版图
- CertiK 联合创始人顾荣辉出席 Unchained Summit,探讨 Web3 安全与合规路径
- 天津康汇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扩建,为患者带来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 嗨学网解析:贵州二建考试风波与考生应对策略
- 中通快递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