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产业> 详情

股转系统隋强:新三板改革将着力提升融资效能 解决市场"痛点"

2018/8/27 10:05:57      解读新三板 许芸

8月25日,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在中国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上表示,深化新三板改革具备企业基础、制度基础和风险控制能力,要坚持服务中小微企业宗旨不动摇,坚持提升市场融资效能目标不动摇,坚持巩固新三板市场化制度不动摇。

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1066家公司在新三板完成股票发行融资,累计发行股票金额达553.57亿元。

谈及新三板的融资功能,隋强指出,接下来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完善市场融资功能、提升投融资效能,综合考虑调整一揽子制度,考虑市场流动性对融资制度的配合。他透露,下一步将考虑在新三板小额融资制度的基础上增加大额融资制度。

股转系统隋强:新三板改革将着力提升融资效能 解决市场"痛点"

新三板具备深化改革三大基础

“新三板成功的密码源于中小微企业的活力、根植于遵循证券市场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的制度创新魅力。”隋强表示,新三板历经5年半快速发展,初期规模积累的任务已经完成,制度设计理念和制度效应得到了检验,具备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和条件。

在隋强看来,改革基础源自三方面。

首先新三板具备企业基础。目前,挂牌公司数量维持在1.1万家,公司有进有出,但整体分析,全市场的行业结构、公司规模结构织持大致稳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财务信息,持续按要求公开披露信息,信息披露的规范化、透明化和连续化程度不断提升;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建立“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架构,接受主办券商的持续督导,公司治理水平和规范运作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上万家挂牌企业差异较大,初创企业与成熟企业并存,新兴业态与传统行业互现,个股流动性也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小微企业特点和规律提供了丰富的样本和案例,也为下一步改革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多元化需求积累了经验。

其次,具备制度基础。新三板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大背景下设立,既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探索实践,也是资本市场改革的成果。隋强认为,新三板现行制度确有不完备之处,但制度理念具有领先性和创新性,整体契合中小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

第三,具备风险控制能力。创新的基础是风险控制能力。市场建设理念方面,新三板将包容性的挂牌准入与较高的投资者门槛结合,并配以主办券商推荐和持续督导,形成市场化的遴选约束机制。监管方式上,新三板通过规则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使市场主体“明底线、守规矩”,通过建立执业质量评价公示制度,发挥市场激励约束机制。市场退出方面,新三板完善了企业摘牌退出机制。

“新三板市场五年来运行平稳,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既是风险控制能力的反映,也是深化改革的基础。”隋强总结说。

未来改革方向: “三个不动摇”

“深化新三板改革,市场有需求、制度有空间。”隋强透露,2016年以来就新三板改革的方向路径有很多建议,经过大量调研,未来改革方向可以总结为“三个不动摇”:坚持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宗旨不动摇;坚持提升市场融资效能的目标不动摇;坚持持续巩固市场的特色制度不动摇。

股转系统隋强:新三板改革将着力提升融资效能 解决市场"痛点"

坚持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服务

隋强表示,目前,新三板已有万家公司,服务好这些公司具有很强的带动示范效应。一方面已积累了一批处于成长期、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公司,全市场营收过亿元的公司有超过4200家,有近5000家公司最近两年平均净利调超过500万元,有2600多家公司呈现跳跃式高成长,平均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布达40%和104%。

另一方面,市场有相当一批处于发展早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经济企业,据统计符合新经济特征的挂牌公司大约有4700家。当然,市场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融资交易不活跃、公众性不强。

机构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已披露2018年半年度报告的5970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有19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超过1亿元,其中10家属于创新层企业。圣泉集团、华强方特、合全药业、麦克韦尔、确成硅化等公司近年来业绩连续增长,成长性良好。这些企业主要来自新材料、 软件信息、环保和文化创意等行业,大部分企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新三板改革的出发点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中小微企业的需求,这是新三板的初心和使命。”隋强指出,多元差异的特性构成中小微企业群体共性特征,这需要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资本市场服务。

坚持提升市场融资效能的目标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在中等收入经济体,融资问题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新三板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完善市场融资功能,提高投融资对接效率。现行发行制度是新三板建立初期的统一安排,随着市场发展阶段的提升,挂牌公司对差异化的融资制度需求日益强烈,融资制度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市场各方普遍反映新三板融资功能还不健全,发行制度单一、精细化程度不足、效率还不够高。

此外,发行股份作为并购重组支付工具时,受到发行人数和投资者适出性的限制,导致并购重组的效率不高。

隋强认为,新三板要推进融资制度改革,提高融资效能,既要优化现行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行机制,进行更为便捷的个性化安排,也要积极应对优质企业大规模融资需求和新经济企业的独特制度需求。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共有86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完成869次股票发行,累计融资357.92亿元,平均单次融资4118.76万元,平均发行价格4.87元/股,平均市盈率27.75倍。

今年上半年虽然新三板股票发行融资规模同比虽有所下降,但热点新兴行业、初创未盈利及贫困地区挂牌公司的资本市场获得感提升,股票发行估值整体平稳;市场并购质量配比更趋合理,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较为活跃。

“仅仅有融资制度单方面的改革是不够的,提升市场融资功能还需要进行相关配套制度调整,改善市场流动性,发挥市场交易定价对融资的促进作用。”隋强指出,交易活跃不是新三板所追求的目标,但流动性低迷及其可能引发融资功能退化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

坚持持续巩固市场的特色制度

谈及新三板的特色,隋强指出,新三板首先是证券交易市场,市场基础性的融资交易功能不可或缺。在融资安排上,新三板建立的灵活多元的持续融资机制就很受市场欢迎,下一步要考虑如何在现行小额融资制度上增加大额融资制度供给,在股票融资的基础上提供更为丰富的融资品种,如优先股、可转债等。

此外,新三板建立在主办券商推荐和持续督导制度上的市场化遴选的束机制,为进一步发挥公司在融资、并购重组上的自主决策提供了可能。同时,新三板建立的多元交易机制可以为不同流动性需求的股票提供交易支持;对于市场大多数的小市值股票,做市制度的效应很好,可以在扩大做市商队伍、建立做市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隋强表示,目前新三板积累了一大批优质的新经济企业,有严格的适当性管理做保障,可以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股权激励工具,以及如何适应科技创新公司在发展中保留创始人控制权的需求,做出新的尝试。

“去年底实施的分层、交易和信息披露制度改革,这是我们以市场分层为抓手统筹推进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到达了改革的预期目标。”隋强举例说。

就新三板下一步的改革,隋强指出需要以市场分层为抓手,着力解决发行融资、并购重组、交易定价、政策衔接等方面的市场“痛点”,全面提升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

(注:以上观点为隋强个人观点,不代表全国股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