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产业> 详情

獐子岛扇贝多番逃跑后暴毙 屠龙者最终却成众人眼中“恶龙”

2019/11/12 19:16:25      牛牛金融 刘迪寰

獐子岛的扇贝又出事了!

在多次逃跑被股民嘲笑后,这回扇贝硬气了一把,直接暴毙!

昨日晚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抽测结果显示,基于抽测现场采捕上来的扇贝情况看,底播扇贝在近期出现大比例死亡,其中部分海域死亡贝壳比例约占80%以上。”

今日开盘,獐子岛集合竞价跌停,全天来看,未有打开迹象,收盘跌停板挂单约9.5万手。

1.png


抽检点位80%扇贝暴毙 獐子岛相关论坛成相声大会现场

昨日晚间,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公告称,根据公司11月8日-9 日已抽测点位的亩产数据汇总,已抽测区域 2017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约3.5公斤,亩产水平大幅低于前10 月平均亩产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不能忍,各大论坛也炸了锅,关于獐子岛的讨论成了相声大会现场,微博用户表示“骗我可以,注意次数。”

2.jpg

3.jpg

4.jpg

同花顺论坛的网友们也加入到调侃大军中,有“大神”甚至在昨日下午四点还在预测称“掐指一算,你家的扇贝会在2020年逃跑”,真是惊呆众人。苦中作乐者则表示,“在其他票亏的七窍生烟,看到这里破涕而笑”。

獐子岛竟然成了开心果,真不知高管们知道了该哭该笑。


5.png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了解到,此次抽测点位占比为41%,如下所示:

6.png

7.png

至于损失有多大,獐子岛表示保守估计超过3亿元。


8.png


事实上,三季度业绩预告大幅预亏时,深交所就已经对獐子岛发出关注函。

10月19日,獐子岛在回复中自信表示,其2017年度底播虾夷扇贝投苗量31.8亿枚,投苗面积40.7万亩,2019年进入收获期。本年度计划收获采捕约20万亩,剩余面积2020年收获,目前不存在减值风险。


9.png


承诺近半个月后就打脸,监管层也表示不能忍。

在獐子岛发布公告后仅20分钟,深交所就发出关注函,要求獐子岛说明扇贝在10月末至今短时间内出现较大面积死亡的原因,及公司是否存在隐瞒减值迹象。


10.png


对此,7月份在达沃斯论坛上,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曾对腾讯新闻提及扇贝“频繁”死亡的原因,他表示在海洋牧场中,扇贝的死亡“天天在发生”,“ 温度今天突然高了,明天降下来了,按道理这个季节的温度为什么会有28度、30度,按道理不应该,但它就是发生了。生物在海底也是这样,偶然发生的时候,它也有感受。感受好它就成长,感受不好它也有死亡。”

结果真是如此么?

也曾是众人心头好 逆境重生的獐子岛书写过传奇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坐落于黄海深处一处名为獐子岛的岛屿上,该岛属于中国八大群岛之一——长山群岛,位于大连市东65海里的黄海深处,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岛上生活着约15000名常住居民。

公开资料显示,獐子岛镇由獐子岛、大耗岛、小耗岛、褡裢村四个岛屿组成。


11.png


由于先天的地理优势——位处北纬39度,水温适宜,海流急劲,海水自净化能力强,浮游植物丰富,獐子岛是世界公认的适宜海珍品生存的海域。据当地镇志记载,1958年,獐子岛、大耗岛、小耗岛、褡裢岛四个岛屿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獐子人民公社。截至上世纪70年代,这家公社创造出了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纪录,平生第一次上了《人民日报》的獐子岛,被称为"海上大寨"。


12.jpg


备注:獐子岛镇志(截止到2000年)详细记述了獐子岛集团的发展历史,负责编撰人员中,其主编正是时任镇党委书记吴厚刚。

1983年9月獐子公社更名为獐子乡,并成立了集体所有制公司—獐子渔工商联合公司;两年后,獐子渔工商联合公司更名为大连獐子岛渔业总公司。

90年代前后,獐子岛面临经营体制和近海资源萎缩的双重压力。在远洋捕捞不利和市场经济冲击下,二手贩子们开出高价,驱使渔民私下贩卖海珍品,使集体制的獐子岛渔业公司产量下滑,1996年和1997年连续两年亏损超过五千万元,前路暗淡。

危局之下,吴厚刚站了出来。

从当地造船厂铆工起步,历经出纳、财务、獐子岛渔业总公司财务部经理、总经理,直至镇长、镇党委书记的吴厚刚开始变法——推行产权制度改革,捕捞船全部民营化,将渔民们捕捞的产品集中起来,统一和商贩谈价格,夺回定价权。

不仅如此,吴厚刚还改变了公司的经营模式,告别传统捕捞作业,推行底播养殖。有人评论称:在他之前,岛民靠天吃饭;在他之后,岛民学习养殖扇贝。

传统的扇贝养殖方式,是“吊笼”和“串养”。就是把扇贝都放在笼子里,或者穿成串泡在海里。好处显而易见,扇贝不会飘走;可带来的坏出也不少,扇贝不能游动,死亡率极高。

底播养殖则将海产品幼苗播撒到天然饵料丰富的海底,无需人工饲养,经过自然生长后达到所需规格进行捕捞。

13.jpg

适逢辽宁省水产研究所率先从日本带回了新品种——虾夷扇贝,吴厚刚开始大力推广。由于发展得早,獐子岛在国内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如今,他们的虾夷扇贝占据了国内市场80%的份额。


2000年,獐子岛镇总收入6.79亿元,纯收益2.1亿元,人均收入超过万元。而200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6208元,农村人均收入2229元。

2001年,中央推行政企分离政策,獐子岛改制,吴厚刚面临从政还是下海的抉择。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为解决吴厚刚的官商身份,长海县决定给吴厚刚一定的政策,如果吴厚刚下海将给予他5%股份的奖励,最终,选择下海的吴厚刚获得了长海县政府奖励的5%股份,而政府要求吴厚刚自己必须投入5%,有困难可无息借给他。于是,吴厚刚借了530万元。拥有了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份,成为第三大股东。

2006年9月28日,獐子岛渔业在深交所上市。拟公开发行不超过3000万股,第一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集体所有制企业)发行前持5390.48万股,占比63.57%;发行后持5390.48万股,占比46.96%,总资产8.75亿元,净资产2.96亿元。

上市第一天,獐子岛股票以60.89元的开盘价成为国内1341家上市公司中的第二高价股票,市值从8400多万元提高到70亿元。这不仅让吴厚刚进入亿万富豪的行列,作为獐子岛集团股东的獐子岛渔民身价也都过了50万,家家户户资产超过百万元。

据统计,在2014年冷水团事件发生前,2006年至2013年上市七年间,獐子岛盈利总额将近18个亿,堪称优秀公司的代表。如果一切戛然而止,或者不再发生大的变化,这将是一个多好的励志故事,而转折在2014年却发生了。

扇贝多次逃跑如今暴毙 屠龙者却成“恶龙”

2014年10月30日晚间,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冷水团,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当年三季度预计亏损约8亿元,全年预计大幅亏损。

一瞬间,大量质疑涌来。一是冷水团事件的真实性。当地养殖户和水产商都说当年没有遇到冷水团,也没有听说附近海域的养殖户因冷水团而明显减产,从相关产品的价格看,也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二是10月13日停牌时,獐子岛股票并没有披露任何与扇贝死亡有关的消息,却有大量机构在二级市场上出逃。


14.jpg


2016年1月初,一则《2000人实名举报称獐子岛“冷水团事件”系“弥天大谎”》的报道再次激起波澜。联名举报者均为持股岛民,举报称“冷水团就是个弥天大谎,是獐子岛为了遮掩前几年因为虾夷扇贝播苗数量造假、偷工减料、播撒量虚报以及提前采捕而导致虾夷扇贝断代、产量下降的刺破气球的行为”。

随后有记者采访到獐子岛集团前高管,得到的信息是:从2010年开始,獐子岛海底的扇贝存量就出现问题,近几年一直过度采捕,再加上播苗造假,断代、减产是必然的,当减产到一定程度,无法自圆其说了,只能找借口掩盖。

最终处理结果为:2012年负责购苗的吴厚刚弟弟被内部处理,离开集团,其他人员被判刑。

一叶而知秋,2014年的扇贝跑路事件后,獐子岛的风险已经若隐若现。

2017年1月30号晚间,獐子岛公告称公司正在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目前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对2017年净利润9000万元~1.1亿元的盈利预测进行修正,预计可能导致公司全年亏损5.3-7.2亿元,并于当日起停牌。至于为什么獐子岛官方没有早一点发布减值公告,知情渔民说,春秋抽测和年末盘点是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得到的结果也就不一样,年末盘点更有权威性。

公告中给出了“存货异常”原因: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这就是与雏鹰农牧“饿死猪”并称的“高温饿死扇贝”事件。

不仅如此,据参加2017年秋季扇贝抽测和冬季海洋牧场调研的一位投资者代表表示,獐子岛欺骗投资者代表,并利用投资者代表为獐子岛背书。獐子岛公告称2017年秋季扇贝抽测120个点,而实际上投资者代表只参加了1个点位的抽测;而对于冬季调研活动内容之一的参观虾夷扇贝底播,投资者代表称根本没有这项活动。

今年7月10日晚间,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獐子岛)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獐子岛涉嫌财务造假、虚假记载等违法,公司及23名相关人员将被证监会处罚,董事长吴厚刚被终身市场禁入。

从此前锐意改革,改变养殖方式,破旧出新,到如今被终身市场禁入,屠龙者却成众人眼中的恶龙,吴厚刚不知该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