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来了引来关注函 思特奇三股东着了什么魔
大股东清仓减持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往往是一颗重磅炸弹,接连多次清仓减持的威力更是不用言说,然而最近一家创业板上市企业思特奇的三位“名股东”却着了魔一般秀了一把花式操作-多次高喊清仓减持却雷声大雨点小,实际减持数量远低于预计减持数量。不过,哪里有异动,哪里就有监管。5月6日,深交所对思特奇公司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在5月10日之前就姚国宁、马庆选和史振生三位股东多次披露清仓减持计划但每一次的实际减持数量远低于预计减持数量作出合理解释。
“三起三落” 玩的却是其他股东的心跳
2019年4月30日,思特奇发布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里面清楚的列示了持股5%以上股东马庆远和史振生自2018年3月7日以来的减持情况,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除此之外,在2018年3月7日和2018年9月28日,公司也披露了姚国宁的减持预披露公告。两次公告均显示,姚国庆将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减持不超过本人所持股份的100%。与其余两人相同的是,在前述两次减持期间届满时,姚国庆均只减持了不超过1%的股份(分别减持0.57%和0.92%),远低于减持预披露公告中的预计减持数量。
2019年5月1日,公司再次披露股东减持预披露公告,马庆选和史振生将在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本人所持股份的100%。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3月5日,股东姚国宁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降至5%以下,且据4月29日思特奇披露的公告显示,自2019年3月6日公司披露简式权益变动书至4月29日,姚国宁累计减持比例为0.05%,持有公司4.998%的股份。
这三个人一番周折下来,真正跟着他们七上八下的不是公司的股价,而是其他股东们的心脏。只不过,他们这么大费周章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清仓减持或为一场乌龙 逐步收回投资收益才是主因
5月9日,思特奇向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提交了关注函的回函,针对关注函的问题作出回复。公告显示,三位股东历次减持股份的原因为逐步收回投资收益,股东发布减持计划却迟迟不减持的主要原因也是企业股价未达预期,股东均未寻觅到符合股东本人心理预期的减持时机。
针对市场上最为关注的“清仓减持”前后不一致的情况,企业给出的解释为:三位股东历次披露的减持计划均包含了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协议转让交易等不同方式,直观上形成了“清仓式”减持的印象。实际上,三位股东在减持计划实施过程中实际达成交易的为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若剔除大宗交易、协议转让这两种方式的减持额度,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减持额度仅为“6 个月内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并非“清仓式减持”。
除此之外,企业还表示,三位股东列明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方式的原因是三位股东本人对法规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如果不在计划中列明大宗交易、协议转让方式,即使出现了合适的交易对手,也无法进行大宗交易。
回函或有一定说服力 实际减持动力的确不足
牛牛金融研究中心认为,上市公司的回函或许具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企业本身的行业前景及业绩状况都是可圈可点的。
思特奇成立于1995年,于2017年2月13日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企业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一家以软件产品研发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涉及5G、计算机应用、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区块链、高送转等多个热门概念。
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之际,信息技术将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与动力,加快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在制造业领域的渗透与应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国家发展的一大主线,而计算机行业是该战略发展落实的核心环节,行业整体发展前景广阔。思特奇赶上了互联网的红利时期,也顺应了国家大力发展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的潮流,拥有传统行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除此之外,公司本身的业绩状况也是十分良好的。企业2012年至今的总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呈现出逐年上涨的态势,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choice、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整理
其次,企业股价表现确实正如回函所言未达预期。
据企业回函,在第一次减持计划期间,股东姚国宁、马庆选、史振生于2018年3月28日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分别减持公司 0.57%、0.14%、0.15%的股份。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注意到,在2018年3月28日至9月28日(股东第二次减持披露日期)里,思特奇股价及创业板指一路下行,几乎没有减持的好时机。
数据来源:choice
而在第二次减持计划期间,公司股价仍然处于低迷状态,成交量也仍极度萎缩,减持不仅不能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更有可能对股价造成不利冲击,这种状况在2019年2月份才出现转机。因此在此期间,三位股东只能择时减持。
数据来源:choice
第三次减持计划发布至今,尚未满 15 个交易日,股东尚不能进行减持。
最后,三位股东均与多家上市公司相关,应该不会以身涉险,刻意打压股价。
天眼查数据显示,马庆选、史振生及姚国宁同时担任2家、1家和15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3家、2家及16家处于开业或存续企业的高管,因为这笔投资以身涉险,自毁名誉的可能性确实很小。
此外,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版)》,持股5%以上股东不得在进行买入或卖出操作后的6个月内进行反向操作。换言之,如果三位股东是为了高抛低吸,坐拥更多股份,他们需要承担整整6个月股价变动的风险,未免有点得不偿失。
数据来源:深交所官网
所以综上所述,沸沸扬扬的三位股东的“清仓减持”,可能真的是一场乌龙。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次由企业出面解释清楚了三位股东减持的乌龙,但是仍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甚至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应该以此为戒,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合法合规的做好信披,尽可能避免这种事件的再次出现。
相关阅读
- 容知日新聘任孔凯为董秘:无上市公司董秘工作经验 此前任公司证代
- 金花股份聘任张朝阳为董秘:曾任公司董事长 今年2月代行董秘至今
- 珍宝岛药业:全面激发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 高质量发展前景可期
- 祥源文旅新增运营河北白石山等两大景区 轻资产运营模式进入“行业认可期”
- 利元亨:专利攻防战再胜一局 以技术硬实力破局行业竞争
- 佛塑科技拟续聘华兴为年度审计机构:项目合伙人郭小军近三年收警示函1次
- 中科金财变更2025年度审计机构:由中兴财光华变为中瑞诚
- 钧达股份续聘中汇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审计机构:中汇近三年受行政处罚1次
- 国星光电聘任李文强为董秘:此前无上市公司董秘工作经验
- 交建股份2025年中报可期:净利润预增超50%,股东回报持续优化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7-09 13:16 | 三重焕新,启航未来——Pivotal中文品牌发布暨乔迁新址、新官网上线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