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产业> 详情

次新股上演“过山车”行情 为何难再现往日“风光”?

2018/11/23 18:02:08      挖贝网 牛牛金融

今年以来,新股上市节奏相比去年有所减缓,截止目前,今年新上市公司家数为96家,比去年全年数438家大幅缩减。今年新股上市家数减少,按理来说,其稀缺性更加突出,市场表现应该比较好。历来,次新股由于其股性较好、流动性较好等优点受到市场认可,特别是游资与散户等短线资金喜欢参与次新股。

但是今年的次新股行情却上演了“过山车”行情。今年,市场指数先是在2月9日短暂企稳,然后就是震荡下跌,而次新股在2月-5月底之间却成为了市场的香饽饽,次新股指数节节攀升,明显表现强于上证指数。典型的是3月份,在次新股万兴科技开板后还能上演9连板的行情,带起了次新股炒作的热情,一段时间内,市场题材炒作优先选择次新股,后来出现了必创科技、宏川智慧等等连板次新股行情。而在6月以来,由于市场出现了大幅调整,次新股一下子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一旦开板,通常就是慢慢下跌路,很难再有所表现。

图片1.png

下图是金证互通旗下的牛牛金融研究中心整理今年各月上市新股的情况与市场表现,可以发现,今年上市新股数量自年初以来整体趋势是逐月减少的,仅9月份突然增加几家。同时对比发现,新股上市后平均连板数与最大涨幅均与当月上市新股数量没有明显相关关系,而与A股整体市场走势相关性较大。自指数从5月份开始破位式下跌以来,平均连板数整体是下滑的,但是更加明显的是区间最大涨幅不断缩窄,也就是说5月份以后上市的新股,一旦开板,通常也意味着股价短期见顶。

 

图片2.png

次新股的二级市场表现情况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不同行业估值水平不同,是否也会影响次新股的二级市场表现呢?我们以目前各板块的市盈率与次新股的二级市场表现对比发现,次新股的平均连板次数、区间最大涨幅与板块估值之间没有明显关系,但是在国防军工、计算机、通信、医药生物、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电子等高科技行业里,随着估值下降,次新股的平均连板次数、区间最大涨幅整体上是下降的。

图片3.png

那么今年次新股这种比较差的市场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不是因为次新股大面积的业绩“变脸”呢?

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新股发行审核更加严格,那些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不突出的企业很难通过审核,所以今年新上市的公司的整体质量在审核报告期内还是比较好的。牛牛金融研究中心统计了2018年3季度各行业新股与整体的毛利率水平,经过对比发现,仅建筑装饰、有色金属、房地产、交通运输、通信、轻工制造等7个行业出现次新股的平均毛利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大多数行业的次新股毛利水平要优于行业整体水平。

图片4.png

再看3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情况,建筑材料、化工、轻工制造、房地产、医药生物、建筑装饰、食品饮料、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10行业出现次新股的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多数行业的次新股盈利增长水平要优于行业整体水平。

图片5.png

因此,就3季报而言,次新股的盈利水平与成长能力整体上均在行业中表现较好,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业绩变脸。那么今年次新股二级市场“遇冷”或许与基本面情况关系不大。

回顾一下今年以来的市场行情脉络就会发现,次新股最近3个月,都没有出现开板后连续3板以上的行情了,而市场一直在炒作以“德新交运”为代表的超跌、低价股,以至于市场活跃资金最近全在折腾超跌、低价股,典型的如证券、壳概念。牛牛金融研究中心统计近20个交易日的市场涨跌情况发现,近20个交易日,剔除最近1个月上市的新股,涨幅在50%以上的个股,总共有27家,不难发现,其共性就是低价、超跌,而且绝大多数是上市5年以上的老股,这说明市场风格完全转换了,次新股由于股价整体偏高、成交额整体偏大、估值整体偏高,一旦开板,便很难再受到市场追捧。

图片6.png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今年次新股之所以走了过山车行情,主要是因为目前市场风险偏好与上半年截然不同。上半年次新股万兴科技开板后实现9连板,将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次新股一度成为“香饽饽”,而如今象征超跌低价的市北高新12连板,刷新了年初万兴科技的9连板记录,这是市场风险偏好逆转的最好说明,超跌、低价得到了市场资金的认可。而这种风险偏好转移背后,本质上是因为市场缺钱,存量资金博弈下,市场在经过5月份以后的大幅下跌之后,市场更加缺钱,同时也更加谨慎了。而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的推行,在存量资金博弈下,次新股行情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降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