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赴港上市背后: 新经济企业如何把握机遇?
日前,彭博社报道,小米公司已经授权中信证券处理其CDR(中国存托凭证)事宜,计划5月在香港进行IPO。随后,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就内地“新三板+H”模式表示,只要符合香港的上市规则,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后再到香港上市也会欢迎。
在经历了海外上市难,国内A股上市更难的境况之后,越来越多的新经济企业开始考虑将港股作为未来资本市场路径选项之一。
香港成为IPO“新战场”
4月19日,2017年港股100强颁奖典礼暨第二届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香港财经事务局及库务局局长刘怡翔表示,最早在1993年青岛啤酒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开始,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占了整体市场总值67%以及整体股份成交金额每天的80%。
另外,刘怡翔还表示,香港的股票市场拥有更加国际化的资金池,无论在金融的效率或者集资金融方面都位列世界前列。香港独立的监管机制、完善的法律制度、强大的国际网络、自由的资讯流通以及多元、专业的金融人才,这些都为香港资本市场增加了活力。
挖贝网了解到,为了进一步优化香港的上市制度,香港交易所早前已经就拓宽上市制度,咨询了公众的意见。
企业“曲线救国”
有些行业因短期内受限于监管政策,在A股上市“步履维艰”,例如,华图教育数次折戟而归,而这些行业在香港市场或许能找到“曲线救国”新路径。
挖贝新三板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20日,从香港上市公司数量按行业区分来看,消费品制造业509家,地产建筑业374家,消费者服务业297家,其次为工业、资讯科技业、金融业,企业数量均在200家以上。
但是如果按企业平均首发募资金额来看,金融业60.64亿港元、电讯业54.70亿港元,其次是能源业、公用事业、综合企业,平均首发募资也都在10亿港元以上。
港股板块成分股数量及平均首发募资金额分布(挖贝新三板研究院制图)
短期内受限于监管政策或盈利要求而无法在A股上市的企业,如互联网金融,民办教育等行业的企业,如果对于上市时间要求较为迫切,香港上市相比A股会更理想。
2018年5月8日,挖贝新三板投资私董会新三板+H股专场,挖贝网、中金公司邀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实现赴港上市,搭建完成资本平台?”
相关阅读
- 闪耀英伦!红门新品亮相2025年英国伯明翰国际门窗及玻璃技术展览会
- 问界M8大定突破7万台 申万宏源看好赛力斯高端化盈利潜力
- 当“国民品牌”遇上“国际乐园IP”,看康师傅饮品如何引爆年轻消费潮流
- 打造智能安全生态,微美全息(NASDAQ:WIMI)探索大数据与区块链的融合应用
- 五一假期 这家国企助力地方文旅品牌成“顶流”
-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应用5G网络切片技术,构建轻量级、可扩展的区块链系统
- 问界M8突破6万大定 问界以“用户至上”锻造服务竞争力
- 研制收入同比增长911.24%!加速三大基地建设投产!光启技术瞄准航空装备万亿市场!
- 从IP变现到AI赋能:巨星传奇2024年业绩双增长 构建全场景营销生态
- 五一假期海底捞客流创新高,单店最高翻台率超12轮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