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特气体:特种气体国产替代先行者
在刚刚结束的2020佛山企业大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了一家企业:“打开客户名单,星光闪闪:中芯国际、华虹宏力、长江存储、台积电、京东方等等。去年我们参观团到了ASML门口但是进不去,而这家公司四款特殊气体是人家发了认可证的。“
周其仁教授提到的这家企业,就是电子特殊气体的龙头企业,国产替代的先锋——华特气体。
特种气体国产化先行者
国内特种气体发展的初期由于技术、工艺、设备等多方面差距明显,产品大多依赖进口,尤其在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纤光缆等高端领域。随着国内这些下游新兴产业的技术更迭和快速发展,特种气体作为其中关键性材料国产化势在必行。
华特气体正是致力于特种气体国产化的民族气体厂商,主营业务包括特种气体业务、普通工业气体和设备与工程服务。公司特种气体产品有230多种,已实现六氟乙烷、四氟化碳、光刻气等20多种产品的进口替代,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纤光缆等新兴产业。
公司的客户可分为为终端客户和气体公司,终端客户以集成电路等半导体领域为主,目前已经成功实现了对国内 8 寸以上集成电路制造厂商超过 80%的客户覆盖率,主要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润微电子、长江存储、晶科能源等国内一线知名客户等;气体公司客户以海外大型气体公司为主,包括液化空气集团、普莱克斯集团、大阳日酸株式会社、林德集团等。更重要的是,公司的特种气体得到了国际顶尖半导体企业认可,通过海外大型气体公司,公司的特种气体进入了英特尔(Intel)、美光科技(Micron)、德州仪器(TI)、海力士(Hynix)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供应链体系,也是国内唯一通过ASML 公司认证的气体公司
电子特气壁垒较高,一方面是企业客户的资质认证较难,且时间很长。客户对气体供应商的选择均需经过审厂、产品认证2轮严格的审核认证,其中光伏能源、光纤光缆领域的审核认证周期通常为0.5-1年,显示面板通常为1-2年,集成电路领域的审核认证周期长达2-3年;另一方面,电子特气在下游制造过程中的成本占比相对较低,但对电子产品性能影响较大,一旦质量出现问题,下游客户将会产生较大损失。为了保持气体供应稳定,客户在与气体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后不会轻易更换气体供应商。
因此,从2019年至今,由于贸易战和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的业绩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但华特气体却实现了逆势增长。
2019 年华特气体实现营业收入8.44 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73 亿元,同比增长7.00%。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 亿元,增幅扩大至13.8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0.17 亿元。
技术领先 前景广阔
“我们都知道贸易战、科技战‘卡脖子’,这个问题当然有各种各样的解决路线,一种是所有国际上卡我们脖子的我们都会做。还有一种,我们有些产品也有一点‘卡脖子’能力,只要互相能‘卡’就有得谈。如果我们佛山、我们广东、我们中国多一点这种公司,我们的余地就会更多。”周其仁教授对于华特气体的发展充满信心。
华特气体能够突破国际垄断,与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密切相关。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参与制定30项国家标准,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的《高纯三氟甲烷的研发与中试》课题、广东省教育厅产学研结合项目《半导体材料用氟碳系列气体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重点项目《平板显示器用特种气体》等重点科研项目,并于2017年和2019年作为唯一的气体公司入选“中国电子化工材料专业十强”。
伴随着国内晶圆厂集中投产,公司半导体用特种气体持续增长。2019 年国内中芯南方、SK 海力士和三星西安二期等晶圆项目投产,长江存储和厦门联芯等企业产能爬坡,国内半导体市场增长迅速,公司氟碳类、氢化物、氮氧化合物和碳氧化合物等产品增速明显,其中氟碳类增长10.21%,氢化物增长18.34%,光刻及其他混合气增长9.50%,氮氧化合物增长38.38%。
特种气体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国家鼓励的新兴领域,在国家政策推动下,特种气体下游产业迅速发展,根据预测,2020-2022 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同时中国集成电路电子特气市场全球占比快速增长,从2016 年的38.94%增至2018 年的44.42%。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积累,国内领先企业已经在部分产品上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国内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也会逐渐提升。
未来几年,华特气体将逐步进入氢化类、氧化类和碳氢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氢化类的锗烷在2019 年完成认证,已通过分销商进入海力士的供应体系,预计2020 年公司的募投项目锗烷将取得一定订单,同时氧化类的NO 和N2O 等获得众多半导体和太阳能客户的使用。
相关阅读
- 易加三维科创板IPO:前五大客户变动剧烈 研发费用率不及可比公司均值一半但毛利率逆势走高
- 账上趴着11亿的乐鑫科技拟定增18亿:上市6年2次寻求再融资均未能成功 董秘王珏去年薪酬168万
- 摩尔线程IPO:AI智算产品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业绩爆发力彰显
- 双重利好!3D视觉龙头奥比中光业绩爆发式增长,限售股解禁无减持压力
- 臻宝科技IPO:半导体细分领域双料第一 毛利率逆势上升走出独立行情
- 龙芯发布3C6000系列处理器:补齐服务器短板 或将依靠性价比取胜
- 北方华创正式入主芯源微:9名董事5名由北方华创提名 董事长、执委会主席均系北方华创老兵
- 芯密科技科创板IPO:产品覆盖主流晶圆厂实现国产替代 积极扶持国产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发展
-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技术向善 让核磁共振成为人人用得起的检测手段
- 九号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高禄峰参加中国-印度尼西亚工商界欢迎宴会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