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产业> 详情

287家公司仅2家不得已选择标准二 创业板申报企业稳字当头

2020/7/17 19:04:06      牛牛金融中心 张韵竹

截止7月16日,创业板共受理了287家企业。在这287家创业板在申企业中,仅有2家选择上市标准二,其余企业均选择标准一。

分析后发现,选择标准一的企业,无一例外都符合标准二。这与去年科创板申报初期的状况极为相似,当时处于谨慎性原则,避免发行后市值不及预期,导致发行失败,很多企业即使规模较大,也只是选择了市值要求最小的标准一。

此次创业板中选择标准二上市的两家企业,则分别是通信和生物医药这样的创新型行业中的企业,两家企业因为未能连续盈利满两年不符合标准一的条件,最终选择标准二,而这正是此次创业板设置多元化上市条件,包容性得以增强的体现

两家企业尝鲜标准二 净利润要求较宽松凸显创业板包容性

升级后的创业板表现出更强的包容性,上市程序上则采用了市值、营业收入、净利润多项标准结合的三套标准。

不过截止7月17日,创业板受理的287家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285家)都“一边倒”选择了上市标准一,仅有迈普医学和国人科技选择了标准二,即市值不低于10亿元+净利润为正且营收不低于1亿元,对比“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的标准一,标准二虽然多了市值10亿元的标准,实际上在净利润上要求更为宽松。

而选择标准二的两家企业中,迈普医学和国人科技正是因为2018年尚未盈利,因此不满足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的标准一。可以看出,创业板标准二的设置对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且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较为适用,该标准既在运营能力方面设置了一定的门槛(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1亿元),仅要求净利润为正又给发行人的盈利能力留有一定空间。

迈普医疗和国人科技均于本月6日受理,目前尚未接受问询。其中国人科技位初通信行业,曾在纳斯达克挂牌,下游客户包括爱立信、中兴通讯和诺基亚一众知名客户。招股书数据,国人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45亿元、12.04亿元、14.54亿元。其中,该公司主要产品滤波器模块三年来的营收占比分别达到90.91%、97.41%和90.37%。报告期内,国人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2.36%、8.64%、18.25%;净利润分别为-1884.03万元、-2.23亿元和7994.22万元。

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到,2018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中美贸易问题的影响。其部分客户受到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的影响,主要经营活动暂停数月,最终导致该客户当期产量和单价下降,且毛利率降幅较大。估值方面,根据最新一次融资时的估值约为25亿元。

迈普医学则是一家医疗器械厂商,主要产品有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产品、可吸收止血纱等。企业2017-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92万元、8575万元和1.13亿元;净利润在2019年转正为2757万元,在此前两年均为亏损。企业研发投入比重较大,三年累计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3.42%。

可以看出,上述两家企业囿于近年盈利状况不稳定,因此选择第二套上市标准。不过这也是创业板改革的初衷,和上市标准更加多元的体现。从创业板的定位来看,主要针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并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上述两家企业在定位方面较为吻合。

稳字当头 285家企业选择标准一

而其余的285家企业,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标准一,实际上,抛开市值这一因素,这些企业也都符合标准二中对净利润和营业收入设置的门槛。

在这些企业中不乏规模较大的企业。著名粮油品牌金龙鱼的母公司益海嘉里2019年营收达到1707亿元,两年净利润均高达55亿元;另外还有华利股份和益客食品2家近一年营收过百亿的企业;此外营收在10-100亿元的还有59家。

不过,本就专注于“创新型”企业的创业板中,的确有为数众多的营收规模在10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合计228家。由于创业板发行也可采用询价方式,若询价结果产生的预计市值不达预期,将会发行失败。目前来看,已受理企业出于对预期市值的谨慎考虑,同时满足标准一和标准二的企业,都选择了没有市值预测的标准一。

这种情况在科创板申报初期也出现过。科创板设置了层层递进的5项指标,市值为硬标准。当时的绝大多数企业也出于求稳心理,选择了风险较低的标准一。

同时,考虑到目前创业板的申报企业为注册制改革前平移而来,企业的财务状况多数与此前IPO的标准保持一致,因而与标准一自然契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创业板内,还有“市值不低于50亿元+近一年收入不低于3亿元”的标准三,这一标准被认为是对标科创板标准四,针对尚未盈利企业设置。然而在估值方面,创业板的50亿市值比科创板的40亿还高一些。这可能是此类企业与科创板重叠度相当高,所以并非创业板主推的路径,出于差异化安排的需求,财务要求自然提高。

而且,根据相关规定,第三套标准一年内暂不实施,也就是说,在2021年6月12日之后才可能有企业通过第三套标准上市。

此外,创业板还有针对特殊红筹企业和表决权差异企业的上市标准,截止目前也还未有企业“尝鲜”。

附:创业板上市标准梳理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