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正在低调蜕变:旧貌正在换新颜
当下,北交所已经成为了“当红炸子鸡”,成为各路资本关注的焦点。挖贝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北交所日均成交额约为150亿元,而北交所总流通市值大约为3400亿元。按照这个换手率,北交所流通股票大约1个月就完成一次换手,放眼全球资本市场,这个换手率都是非常高的。
与此同时,北交所的“底座”——新三板市场表面上保持波澜不惊。挂牌公司总数量维持在6000家左右,月成交金额在30亿元左右徘徊。不过仔细分析新三板所有挂牌企业的质量,可能会发现新三板正在低调蜕变!最明显的改善是“业绩拉胯公司”正在逐步退市,新增挂牌企业业绩明显高于退市企业。
缘起注册制
说起新三板的改变,就不得不提注册制。2023年2月,全国股转公司宣布,新三板挂牌实行注册制,并制定5套挂牌标准,一改过去“只要想挂就可以挂”的模式。
5套标准具体内容为:第一套,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8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万元;第二套,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3000万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或者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平均不低于5000万元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第三套,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0万元,且最近两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两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5%;第四套,最近两年研发投入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且最近24个月或挂牌同时定向发行获得专业机构投资者股权投资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第五套,挂牌时即采取做市交易方式,挂牌同时向不少于4家做市商在内的对象定向发行股票,按挂牌同时定向发行价格计算的市值不低于1亿元。
上述标准出台,新三板挂牌门槛明显提高。要么年盈利超过600万元,要么营收超过5000万元,或者研发投入增速比较高。
对此,当时有评论就称,过去你对新三板爱答不理,现在的新三板你高攀不起。
新三板旧貌正在换新颜
新三板是如何实现蜕变的呢?一方面是加大“垃圾公司”退市力度;另一方面是新增挂牌公司质量明显改善。
挖贝研究院数据显示,去年年初至今年2月7日,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共计381家,摘牌企业共计531家。
新增挂牌企业中,2023年平均净利润约为5900万元,超过目前很多北交所上市企业。其中,净利润超过1亿元为53家,约50%新挂牌企业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亏损企业数量只有5家。
退市企业,大部分为“业绩拉胯”的公司。有217家公布2023年年报,其中约50%在2023年发生亏损。其中有19家企业退市强被戴帽“ST”。
经过“一进一退”的变革,新三板挂牌公司总体质量正在向好发展。挂牌公司数量下滑,但整个市场总市值未变,市场平均PE呈现稳步下降。全国股转公司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挂牌公司总数量分别为6580家、6241家和6101家,对应总市值为2.12万亿、2.2万亿和2.14万亿。
估值方面,2024年2月至今年1月,市场平均PE从17.04倍下降至15.68倍。
2月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深入推进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试点,健全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综合服务。政策支持下,完成蜕变的新三板或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