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IPO动态> 详情

IPO的春天又回来了?今年过审的这些公司财报或许给出了解释

2019/4/26 17:28:54      挖贝网 吴昕玥

昨天夜里一则消息开始疯传。

据自媒体“路边社”报道,方主席近期在发行部全体人员会议上,对当前发行审核工作提出了几条重要的要求:

1、放宽盈利条件,明确发行审核中5000万、8000万等隐性标准。并放宽对企业业绩波动的要求,不再强调连续增长。

2、做实初审会,避免发审委员在发审会阶段提出新问题,增强企业对发审会结果的可预见性,减少决策的突然性。

3、取消发审会会后意见,要求发行部及时落实相关信息被露事项。

4、减少募集资金用途的干预。方主席强调,在此基础上,发行部需进一步研究放宽对企业募投资金投向的监管,由企业自主决定募集资金用途。

5、明确举报信对发行监管工作的影响。

6、将科创板视为现阶段工作的重中之中。

不仅如此,据媒体报道,会议也对下一步发行部工作作出了要求:

1、加快IPO、再融资审核速度,确保每周至少4家IPO企业批文

2、保障审核质量,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对关健问题,在初审会阶段予以落实,给予发行人明确预期。

3、增强企业包容性。要求上市公司应当能够反映国家整体经济情况,对于非传统制造业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包容性。

今天上午,据媒体消息,多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确认这一动向属实。

更巧的是,4月25日,发审委刚刚过会的一家企业,德恩精工,似乎用事实证明了今年IPO的“宽容”——报告期业绩下降、扣非后净利润连续两年不足5000万、报告期内发生两起死亡2人的生产事故并被处罚、招股说明书披露与新三板的披露数据不一致,依然成功过会。

但目前,证监会官方还未做出回应。事情虚实,或许数据可以解释一二。

回顾去年,IPO被蹂躏日子还历历在目。55.78%的过会率,创下了近五年新低;主板(含中小板)和创业板发审委合并后,在终生追责制下,首届大发审委——第17届发审委被誉为“史上最严发审委”,曾有过“上3否3”的“战绩”,同样也是创下了历史记录。

有时候,“运气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假。

德恩精工或许不会只是个例外

我们先来捋一捋这次“IPO全面放开”的消息中,大家关注度最高的5000万、8000万门槛究竟是哪里来的?

3000万、5000万、8000万IPO净利润门槛在市场流传久已,说的是,在创业板、中小板、主板申请首发上市,申请人最近一年利润至少分别达到3000万、5000万、8000万。

去年,也曾有资深投行人士在微博透露:“有IPO在审的项目,三年净利润合计没有一个亿的且最后一年不足5000万的,要撤回接受现场调查;IPO新申报的,主板要求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创业板不低于5000万元。”

随后,虽然证监会官宣辟谣,表示“证监会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首发企业进行审核,审核政策始终没有变化。

但受IPO过会率偏低的影响,大多数人还是以这几个数字为标准。而且,从choice数据IPO申报财务数据来看,发审委的过会准则也基本遵循上述这几个指标。

但今年情况不太一样。我们来看一下德恩精工的招股说明书数据。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德恩精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320.81万元、5064.31万元和4960.56万元,呈逐年递减趋势;而同期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5081.84万元、4474.00万元和4680.56万元,存在一定波动。

1.jpg

(来源:德恩精工招股说明书)

牛牛金融研究院整理今年过会的2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发现,部分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并未实现连续增长的要求。运达股份、天味食品、震安科技、亚世电光、博通集成在报告期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净利润减少现象。

2.jpg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多方数据和消息显示,这波IPO的回暖,大概是稳了。

IPO回暖迹象早已明显

实际上,2015年和2016年的IPO过会率都超过85%,2017年过会率约为79%。只是2018年一整年,IPO经历了一个凌冽的“寒冬”。

但重新整理数据就会发现,去年IPO过会率最低的时间是2018年1月,过会率仅有40%,2月份往后IPO过会率都在50%以上,虽然月份之间存在波动,但全年总体过会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6月份以后,IPO过审已经回暖。11月份,过审率已达90%。

3.jpg

(数据来源:证监会及大象IPO)

今年情况就更加乐观,截止4月26日,今年以来证监会第十七届、十八届发审委累计审核29家首发企业,24家获通过,1家暂缓表决,4家未获通过,过会率为82.76%。而自今年3月12日第十八届发审委履职以来,审核21家过会19家,过会率达90.48%。

同时,通过发审会的企业不少在10日内就拿到IPO批文,可以说是“即审即发”的速度。举个例子,3月22日,本届发审委“首秀”通过的企业四川天味食品,在过会后仅仅10天就拿到了IPO批文。之后,本届发审委第二家过会企业——德方纳米获得批文的时间也仅用了10天。

截止到4月22日,证监会共核发了18家企业IPO批文,其中11家为3月12日以来新过会企业,获得批文的最长时间也不超过1个月。

但较高的过会率背后,却让人担忧“好了伤疤忘了疼”。在IPO宽松的审核环境下,虽然企业和上下游服务机构的日子好过了,造假公司上市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发审委的宽容,带来了市场活力,也蕴藏了诸多风险。说到底,浑水摸鱼的劣质企业上市,并不能为股东带来回报,反而因为股东套现、业绩回落等原因倒吸市场的“血”。熟悉资本市场的朋友,应该还没有忘记,万福生科、欣泰电气曾上演的上市后业绩“变脸”现象。

潮水褪去之前,希望群众中多几双雪亮的眼睛,看清底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