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导:半年报营收大增77.6% DEL技术筛选成功率超80%
7月27日晚,成都先导披露了2021年半年报。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同比增长7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1亿,同比增长33.8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12亿,同比增长26.51%。
与 2020 年 1-6 月相同口径合并范围下相比,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升 61.5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上升 96.12%。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现金流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上半年产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13亿,同比增长146.95%。
成都先导是一家以医药工业前沿技术研发为核心的公司,其核心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主要应用于创新药分子结构的源头发现,应用的客户也主要是国际上制药工业最前沿的制药巨头和新技术公司。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和持续,给跨国合作带来巨大的阻碍,在此环境下,成都先导还能有如此亮眼的业绩,实属难得。据半年报披露,为应对全球疫情和经济波动环境的挑战,成都先导管理层做出了一系列战略调整部署。公司去年12月份收购的Vernalis已经开始贡献收入,在上半年,Vernalis实现里程碑收入1138.06万元。公司积极开拓的国内市场也见到了成效,上半年来自国内客户的收入为2266.14 万元,同比增长1362%,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了14.70%。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常态化下,DEL相关的部分板块业务也在逐步恢复,其中,DEL筛选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35%,恢复较快。
DEL筛选成功率超80% 掌握药物发现领域多个核心技术
成都先导收购了Vernalis以后,已经掌握了药物发现领域的3种技术:DEL技术、FBDD技术和SBDD技术。专家表示,这三种技术拥有各自独特的优势,目前药物工业中,同时拥有这三项技术且都位居前列的企业还屈指可数。
成都先导拥有了FBDD/SBDD技术以后,能够在原有基础上丰富在药物发现领域的筛选技术和手段,同时丰富新药研发服务的业务类别,也有助于公司搭建海外研发和服务平台,能够拉近公司与海外客户的距离,促进公司海外用户的开发与获取。
表1:成都先导国内外收入情况,来源:中泰研报,2021年8月27日
除了拓展自身在药物发现领域的技术以外,成都先导的DEL技术也在不断优化升级。截至上半年,已经筛选来自客户立项的累计达41类不同靶点类型,其中还包含了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转录因子、磷酸酶等传统意义上难成药靶点或具有挑战性的靶点。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样多的挑战性靶点基础上,成都先导DEL筛选成功率超过了80%,这一数据高于工业界HTS的平均水平。
针对具有挑战性的靶点能够筛选出有功能活性的苗头化合物,证明了成都先导在DEL技术上拥有的独特、显著的优势。随着DEL技术的发展和受到广泛关注,公司也将多年来深耕DEL领域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进行了挖掘与整理。在上半年,成都先导面向全球发布了《DNA编码化合物库平台赋能新药研发白皮书》,是业界首家发布DEL技术白皮书的企业。该白皮书对DEL的设计、筛选及其扩展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描述,其中涵盖了大量最新研究与案例分析数据,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
目前,成都先导仍在不断扩展 DEL 技术的适用范围,争取应用至更多类型的靶点筛选。
图表2:成都先导新药研发收入、毛利及增速,来源:中泰研报,2021年8月27日
DEL技术成为蛋白降解技术最理想筛选方法?
近期公开资料显示,辉瑞和Arvinas联合宣布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并商业化推广在研靶向雌激素受体(ER)的口服PROTAC蛋白降解剂ARV-471。Arvinas将获得6.5亿美元前期付款,以及潜在可达1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辉瑞再次注资20.5亿元让业界看到了蛋白降解技术成药的可能性。
截至2021年6月,全球进入临床的蛋白降解药物有8个,处于临床前的项目达百余个之多。同时,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21底至少有15款蛋白降解药物进入临床阶段。蛋白降解技术的研发热情达到新高度,拥有蛋白降解领域优势药物发现平台的CRO显著受益。
成都先导拥有的DEL技术对于筛选蛋白降解药物拥有独特优势,蛋白降解药物的痛点在于找到合适的配体,找到之后,用Linker连接组装E3泛素连接酶、靶蛋白;其次,要在保证降解活性功能下,最大程度对蛋白降解药物的水溶度、分子量等属性优化来提升成药性。这样的优化过程将耗费巨大的成本和时间。
而成都先导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已经拥有超过10,000亿的小分子,并且拥有不同种类的化合物库。在这样的基础之上,针对同一个E3连接酶或靶点蛋白,可以进行多次平行筛选,解决同一E3连接酶可能存在的不同构象的问题,庞大的分子库也保障了小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同时,DEL技术亲和性筛选的模式也保证了靶蛋白和配体间存在较好的结合力。
目前,成都先导基于已报道的能够被小分子诱导降解新底物的多种E3连接酶的配体分子及其衍生物,已完成部分嵌合体蛋白降解化合物库的合成与筛选,探明了技术路线。
相信随着蛋白降解技术的研发热情不断高涨,成都先导DEL技术将会在新药开发技术上展现出拓展优势,其在DEL领域的先发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
满足核酸药物需求增长 依托DEL搭建核酸药平台
核酸药物经过近四十年来的发展,以寡核苷酸为基础的药物研发在递送技术、稳定化学修饰、药学研究和临床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逐渐成为药物发现的重要平台。目前,全球已有十几个ASO、siRNA等药物以及mRNA疫苗陆续获批上市,其药物平台开发技术正在快速成熟,并逐渐拓展到更多的疾病领域。
成都先导在DEL技术应用过程中,积累了核酸领域经验。现在可以设计、合成和优化针对特定基因的干扰核酸序列和反义核酸序列,满足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要求。公司目前已经具备了开发核酸药物临床候选化合物的能力。
基于核酸新药研发平台,成都先导建立了具有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核酸新药研发管线,主要是针对肿瘤和肿瘤免疫进行药物研发。目前,部分在研管线处于早期发现的不同阶段。此外,公司也正在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的核酸药物递送系统。递送技术是核酸药研发最为关键的技术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先导在今年上半年与成都国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新药研发合作协议,成都先导将利用其核酸药物开发平台为国为医药开发靶向特定致病基因的mRNA的小核酸新药分子。此次协议成都先导可以收到首付款及后续里程碑款。这是成都先导首次对外公布核酸药研发的合作,标志着成都先导所具备的核酸新药研发能力开始实现商业化。
核酸药物由于其疗效显著,近些年全球市场对核酸药物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比如主要用于治疗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Nusinersen,截止2019年累计销售额已经达到45亿美元以上;主要用于治疗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2018年获FDA批准的Patisiran,在2019年销售额已经达到2亿美元左右。专业机构预测,预计到2025年,全球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
近几年,核酸药物领域也非常活跃。并购及License in在不断进行。2019 年,Novartis以97亿美元的估值收购了The Medicine Company,获得一款 Inclisiran 产品的权益;同年,Roche 又以 2 亿美元首付款和 14.7 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引进了Dicerna一款处于 I 期临床的治疗慢性乙肝的药物;Pfizer 以 2.5 亿美元首付款和 13 亿美元里程碑引进了 Akcea 的一款处于 II 期临 床的治疗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药物;同时近几年也发生了多款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乙肝等领域的交易案例。
成都先导凭借积累的研发实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面对快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不断衍生新技术和孵化出新的平台,有望注入新的成长活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研发管线靶点新颖 STING激动剂在列
基于优秀的药物发现技术,成都先导还构建了一站式从靶基因到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阶段的新药优化平台,覆盖范围颇广,其中包括重组蛋白表达纯化、结构生物学、药学研究等多个技术环节。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靶点进行新分子发现和后续开发,并且最终能够推进到临床阶段。
截至上半年,成都先导自主研发的新药项目共约20项。覆盖的靶点中,目前已经有4个项目进入了临床阶段(今年上半年获得2项IND批件),分别是针对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的HG146和针对实体瘤适应症的HG146、第二代 Trk/ROS1 双靶点抑制剂HG030、非核苷酸类 STING 激动剂HG381。值得注意的是,热门靶点STING激动剂也在成都先导的研发管线里。
图表3:成都先导研发管线概况,来源:中泰研报,2021年8月27日
STING激动剂是一种新型肿瘤免疫疗法,肿瘤免疫领域的靶点是诸多药物公司追踪的“明星靶点”。安进、阿斯利康、拜尔、百时美施贵宝、安斯泰来、礼来、默克和诺华等公司均布局一系列管线产品占有着肿瘤免疫市场。
在商务合作领域,STING靶点也多次掀起巨浪。在2015年3月,诺华和Aduro曾就STING激动剂达成一项临床前项目签订的合作,该项目首付款超过2亿美元,合同总额高达7.5亿美元。2017年,BMS与IFM Therapeutics公司针对STING激动剂达成了一项总金额达23亿美元的交易。
能够看出,STING靶点存在比较大的商业价值。成都先导的新药业务能够拥有如此巨大商业潜力的靶点,也反映出公司在药物发现领域中的技术优势和潜在商业价值。
值得强调的是,成都先导的STING激动剂是中国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也是全球公开报道的第四个进入临床的第二代STING激动剂,在该靶点的研发中,成都先导已经处于领先位置。
随着成都先导与Vernalis协同效应逐渐加强、研发管线不断向前推进以及公司对国内业务的进一步拓展,相信成都先导会呈现给投资者更好的业绩表现。
机构同样表示,作为DEL技术领域的龙头,目前成都先导的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随着DEL技术渗透率不断提高,公司研发管线的推进,公司股价可能会迎来戴维斯双击。
参考资料:
[1] 瞪羚社:药明、药石抢着布局!催生千亿级市场的前沿技术,里面遍地10倍长牛?
[2] 《2021-2025年中国核酸药物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3] 广发证券:生物药前沿研究系列之 RNA 靶向药物:后单抗时代新浪潮
[4] 中金公司:核酸药物,时代已至
[5] 中泰证券:成都先导-688222-主业加速恢复,多技术平台逐步完善,管线价值持续提升
相关阅读
- 九号公司2025新品发布会召开,多款重磅新品发布
- 九号公司一季度营收51.12亿元,同比增长99.52%
- 契合北京低空经济发展政策 ST观典有望获益
- 九号公司官网 3.0:“帮我选” 功能上线,智能推荐超贴心
- 九号电动携手百度地图,开启两轮电动车导航新体验
- 诺诚健华2024年亏损4.4亿:上市3年共亏20亿 董秘袁蓓薪酬未披露
- 荣昌生物2024年亏损14.7亿:董秘温庆凯薪酬228万涨27万 总经理房健民739万降75万
- 煜邦电力2024年净利1.1亿增长196%:总裁周德勤薪酬309万涨241万 董秘石瑜薪酬84万
- 嘉必优2024年净利1.24亿增长36%:董秘易华荣薪酬74万涨薪10万
- 君实生物2024年亏损12.8亿:董事长熊俊薪酬383万降薪329万 董秘王征宇薪酬48万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