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航:“艰苦中”不忘初心 高额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年报季接近尾声,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或多或少的都给各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增添了有别于常年的一笔。
4月9日,天智航(688277.SH)发布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约1.36亿元,同比下降40.77%,有着较大的降幅。其中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2,162.88万元、2612.85万元、2,868.66万元,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的降幅,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各医疗机构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新冠疫情的防控,导致公司主要产品骨科手术定位机器人销售数量较上年同期出现下降趋势。然而随着疫情的好转公司营收也在逐步好转,四季度公司营收5,946.56万元较三季度上涨超100%。与此同时,2020年度公司研发投入7,411.3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4.53%,依旧保持较高研发投入。
2020年度,公司新提交专利申请72项,其中有30项发明专利。新获得专利授权50项,其中有6项发明专利授权。截止2020年底,公司共累积申请专利253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3项),累积获得专利授权14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9项),目前有效专利135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此外,截止2020年底,公司软件著作权累计申请并获得备案授权26项。
天玑2.0 骨科手术机器人国内获注册
2020年,公司各研发工作得以稳步推进。在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方面,天玑2.0骨科手术机器人国内版已获得NMPA核发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天玑2.0骨科手术机器人国际版完成样机开发,已通过CSA(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获得IEC60601-1医疗电气设备-基本安全和主要性能通用要求的认证。
据悉,天玑2.0骨科手术机器人采用了6自由度的机械臂作为核心部件,相比前代技术自由度大幅度提升,可以实现手术当中覆盖全身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机器人手术操作要求。与此同时,为解决因自由度提升和活动范围增大,带来的运动安全问题,公司开发了基于力反馈的机械臂运动安全与控制技术,对机械臂的运动全程进行解算、模拟与监控,保障机械臂本体及末端手术工具始终运动在安全区域。
在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适应证拓展方面,THA(全髋关节置换机器人)处于预研阶段。TKA(全膝关节置换机器人,TiRobot Recon)已经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进入到临床验证阶段;在骨科手术机器人核心部件预研方面,医用机器人专用机械臂和光学跟踪相机的研究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020年,公司开发了多款骨科手术机器人配套手术工具包,支持了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适应证的拓展。
“天玑”已在全国100多家医疗机构完成过万例手术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Medgadget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约为3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35亿美元。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也对医疗机器人市场进行分析,其市场重心正由北美逐渐往亚洲市场转移,亚太地区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科疾病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见骨科市场需求不断加大,骨科手术机器人未来将承担更多的手术任务量。
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行业准入壁垒很高,核心技术研发、获取难度大,研发周期长,对设备的性能、技术参数、安全性要求高。天智航是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公司主要产品 “天玑”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创伤骨科、脊柱外科手术的机器人。由它辅助进行的手术,不仅准确率极高,时间被缩短,更具有创口小、出血少、康复快等优势。“天玑”已在全国100多家医疗机构完成过万例手术。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生、患者认知并最终认可手术机器人手术,行业整体市场空间快速扩大,客户群体也将由一、二线城市优势医院向区域医疗中心下沉。
科研型企业的“阵痛”或许是其发展中的必备经历
据财通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全球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36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将会达到20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5%,其中手术机器人是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2021年将会达到65亿美元,占比31%。亚太地区将是医疗机器人增长的拉动力。尽管目前天智航尚未实现盈利,但作为厚积薄发的科创型企业,天智航未来成长空间却十分广阔。
据悉,公司主要产品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功能手术精度高、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已得到100多家医院医生的认可。但骨科手术机器人属于近几年进入中国市场的新型科研企业,处于市场接受初期,产品想要得到市场认可仍有更长的路要走。且鉴于当前市场手术机器人供求关系导致的机器人产品单价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产品的推广速度。
对此公司表示,2020年天智航探索了与医疗机构共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微创手术中心的业务模式。该模式下要求公司加强产品力和服务支撑能力建设,提升了公司与医疗机构间的互动效率,有利于公司快速感知客户需求,推动公司产品的迭代开发和市场支撑能力建设。这一模式使公司的收入结构从原来依靠单一的一次性设备销售收入转变为包含一次性设备销售收入、配套手术工具包销售收入及获取持续医疗技术服务收入在内的多种收入,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有利于公司形成稳定营业收入来源。
此外,行业的爆发增长也依赖于医保报销政策的执行,随着国内医保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手术机器人的市场增长也将进一步提速。
相关阅读
- 九号公司2025新品发布会召开,多款重磅新品发布
- 九号公司一季度营收51.12亿元,同比增长99.52%
- 契合北京低空经济发展政策 ST观典有望获益
- 九号公司官网 3.0:“帮我选” 功能上线,智能推荐超贴心
- 九号电动携手百度地图,开启两轮电动车导航新体验
- 诺诚健华2024年亏损4.4亿:上市3年共亏20亿 董秘袁蓓薪酬未披露
- 荣昌生物2024年亏损14.7亿:董秘温庆凯薪酬228万涨27万 总经理房健民739万降75万
- 煜邦电力2024年净利1.1亿增长196%:总裁周德勤薪酬309万涨241万 董秘石瑜薪酬84万
- 嘉必优2024年净利1.24亿增长36%:董秘易华荣薪酬74万涨薪10万
- 君实生物2024年亏损12.8亿:董事长熊俊薪酬383万降薪329万 董秘王征宇薪酬48万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