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矿业多维度布局,应对市场挑战与机遇

2025/4/23 16:13:05      李辉

近日,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的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活动,详细介绍了公司在矿产开发、经营管理等情况,展现出其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积极应对、稳步推进的发展态势。

铁精粉业务 库存调整与销售优势凸显

铁精粉业务是大中矿业的重要板块之一。2024年底,受北方冬季钢厂周期性停工影响,市场需求阶段性减弱,公司铁精粉库存出现季节性积累。进入2025年,大中矿业迅速启动销售策略调整,加速去化,确保库存回归合理区间。

在价格波动周期中,公司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2024年普氏铁矿石指数同比下跌8.4%,而其内蒙古、安徽两大核心产区的铁精粉均价降幅均低于行业水平。这得益于公司深耕多年的稳定客户群体和高效的销售渠道,公司在销售策略上灵活调整,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的需求特点,精准投放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公司构建了涵盖矿山勘探、采选、冶炼及管理的全产业链自营体系,实现采矿、选矿、冶炼等核心环节自主可控。这一模式不仅保障了原料自给自足,更形成了显著的成本控制优势——2024年铁精粉单位销售成本低至370.62元/吨,处于行业低位,而毛利率高达57.86%,远超同行平均水平,以成本与效率双优势构建起抗周期壁垒。

坚持长期布局 应对碳酸锂市场低迷

面对当前碳酸锂市场行情低迷,大中矿业保持乐观态度。公司认为锂作为稀缺资源,长期需求将持续增长。为此,公司计划在行业低谷期加大建设力度,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掌握资源和规模优势,有效应对市场周期变化。

公司依托自有优质锂矿资源禀赋,并充分把握设备采购成本下行窗口,通过规模化建设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持续压降单吨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周期反转储备产能优势。

稳步推进 锂矿行业前景可期

在锂矿开采业务上,大中矿业的四川加达锂矿和湖南季祝山锂矿项目都处于稳步推进阶段。

四川加达锂矿项目已圆满完成首采区探矿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储量评审流程和其他探转采手续。公司计划今年推动部分副产矿实现销售,为项目建设提供现金流支持。在销售模式上,四川选厂建成之前,公司将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把副产矿加工为锂精粉后直接对外销售。

湖南季祝山锂矿项目也取得了重要进展。2024年12月,通天庙矿段的资源量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已备案的锂资源量折合碳酸锂当量约为324.43万吨,为采矿权获取及后续开发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公司创新性的使用盾构机打通采选隧道,单月掘进工程多次超过千米,屡破行业世界纪录,大幅缩短了工期。截至2024年年度报告出具日,已掘进7,051米,完成总工程量的97.62%,为项目早日投产奠定了基础。

据悉,大中矿业目前在手锂资源包括湖南省临武县季祝山矿区与四川加达锂矿。湖南季祝山锂矿首采区通天庙矿段查明矿石量4.9亿吨,平均品位0.268%,LiO矿物量131.35万吨,储量折算约324.43万吨碳酸锂当量,同时伴生钨、锡、铌、钽、铷等有价金属,已属于大型矿产资源储量规模。

四川加达锂矿勘查探矿权出让区块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大中矿业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编制的《四川省马尔康市加达锂矿地质技术调查评价报告》,预测该矿氧化锂推断资源量37万吨至60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92万吨至148万吨,具备大型锂辉石矿产资源潜力。这两个锂矿项目一旦投产,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

创新驱动 冶炼新工艺实现降本增效

大中矿业的冶炼工艺在锂矿冶炼环节具有显著优势。其中酸法新工艺在环保方面表现突出,能够使尾渣中的铍、铊等物质达到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在锂回收率上,新工艺高于硫酸盐法,提高了锂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浪费。此外,成本控制是酸法新工艺的一大亮点,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大中矿业在冶炼工艺上的领先地位,源于其长期坚持的技术创新战略。公司已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设有“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公司的采选、冶炼等生产环节和管理体系,为降本增效、技术改进和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对于2025年经营目标,大中矿业表示,公司锚定增储上产的经营目标,将重点推进金日晟矿业两大矿山的扩产技改工作。同时,公司全力推动湖南季祝山锂矿的基建工作,并将重点办理四川加达锂矿首采区转采,2025年将实现一定规模的副产原矿销售。在资本支出规划方面,湖南季祝山锂矿建设、四川加达锂矿建设以及周油坊铁矿、重新集铁矿、固阳合教铁矿的技改扩产项目将成为资金投入的核心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