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超科技:以创新成果彰显技术实力
近期,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超科技)遭遇了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舆论风波。部分网络账号通过断章取义、拼凑历史信息的方式,对其核心技术专利发起质疑,试图以“技术无效论”混淆视听。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舆论考验,东超科技选择用事实说话,以技术实力和创新成果回应质疑,展现出中国科技企业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担当。
面对“核心技术无效”的片面解读,东超科技用一组亮眼的数据给出有力回应:截至2025年4月,企业已累计申请知识产权838项,其中发明专利527项、商标203项、软件著作权108项。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核心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权威认证——不仅斩获2024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更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获得专利授权。
据了解,在早期专利遭遇打击后,为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东超科技在国家、省、市三级知识产权局的联合协调下,迅速成立知识产权团队,排查隐患和优化知识产权体系,建立了坚固的知识产权壁垒以及较深的护城河。
当网络谣言试图用“历史片段”否定企业数年积累时,东超科技的选择是加快创新步伐。从2022年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到2023年摘得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安徽省专利金奖,再到2024年连续获得国际发明展大奖,企业用权威的荣誉簿证明:技术突破从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持续深耕的必然结果。
面对网络上的不实言论,东超科技研发团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近期在负折射率材料、无介质全息等领域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此次事件也引发行业对科技创新生态的深层思考。事实上,当前针对高成长型科技企业的“舆论狙击”已形成产业链,其手法包括编造技术漏洞、操控网络评论、制造流量变现等,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经营。
有业内专家表示,当前中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关键阶段,像东超科技这样具备原创能力、形成技术护城河的高成长企业,理应被保护、被鼓励、被尊重。因此他呼吁,监管部门需加强网络谣言打击力度,平台方应建立更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而公众亦需擦亮双眼,避免被“技术无效”等话术误导。
面对舆论场的明枪暗箭,东超科技的选择颇具启示意义:不纠缠于口水战,而是用更扎实的技术成果说话;不困于短期争议,而是专注长期价值创造。这种“技术为企业立身之本”的应对策略,恰是破除网络谣言有效的武器。
从实验室到国际领奖台,从专利布局到产业应用,东超科技的成长轨迹印证着一个真理:真正的技术实力,永远不会因谣言而黯淡。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中,需要更多企业像东超科技一样,用硬核创新回应质疑,用扎实成果赢得尊重,共同守护中国科技创新的朗朗晴空。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