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挖贝网> 产业> 详情

细胞治疗利好频出 新三板CAR-T产业或迎来复苏

2018/1/15 9:23:54      梁秋燕 王建鑫

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CAR-T细胞治疗临床申请获受理,以及首个国产PD-1单抗申请上市,再度刺激“抗癌”概念板块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涉足CAR-T免疫细胞领域的公司。分析认为,肿瘤免疫细胞疗法研发和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内CAR-T疗法或有望成功推出,预计短期国内CAR-T市场规模在19亿元左右。

事实上,除了多家上市公司瞄准了这块“蛋糕”,新三板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也早已布局CAR-T领域。

两种“抗癌”研究热点

近期,国内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不断传出好消息。

2017年12月11日,南京传奇的LCAR-B38M CAR-T细胞自体回输制剂在国内递交临床申请获正式受理,成为国内第一个获得临床受理的CAR-T疗法产品。目前,国内有5家企业的CAR-T细胞治疗临床申请获得国家食品药监局受理并开始评审。

2017年12月13日,信达生物提交的信迪单抗注射液(IBI308)上市申请也获得受理,这是首个提交上市申请的国产PD-1单抗。日前,新三板企业君实生物(833330)自主研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PD-1/PD-L1单抗(JS001)获美国药监局FDA临床试验批准。JS001是国内企业首个申报和获批临床的PD-1/PD-L1单抗类药物,目前已经完成临床二期试验。

业内分析指出,在肿瘤免疫疗法领域,CAR-T和PD-(L)1分别在血液瘤和实体瘤领域各领风骚。

据悉,肿瘤免疫治疗可以广义地分为非特异性和肿瘤抗原特异性两大类。非特异性的手段包括免疫检验点阻断和非特异地激活免疫细胞;而肿瘤抗原特异性的方法主要是各种各样的肿瘤疫苗和过继免疫细胞疗法。

目前为业界广泛认可的是两类特异性治疗途径,一种是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抗体(CTLA-4、PD-1、PD-L1等),另一种是CAR-T。

CAR-T全称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新一代免疫细胞疗法。和其它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

免疫学家从患者自身血液收集T细胞,收集之后对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处理,从而在其表面表达能够识别特异性肿瘤抗原的特殊受体,这种受体被称为嵌合抗原受体(CAR),同时在受体的胞内段加上引起T细胞活化的信号传递区域。CAR是一种蛋白质受体,可使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抗原),表达CAR的T细胞可识别并结合肿瘤抗原,进而攻击肿瘤细胞。

从目前的临床研究上看,CAR-T在淋巴癌和白血病等肿瘤患者身上疗效尤为显著,而在实体瘤上效果不佳。

CAR-T也有缺点,例如CAR-T用于骨髓来源的肿瘤时最显著的毒性就是细胞因子释放风暴。高度扩增的T细胞会产生细胞因子释放风暴,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包括高烧、肌肉疼痛、低血压以及呼吸停止等。此外,CAR-T疗法尚未解决癌症复发的问题。

国外诺华、Kite Pharma的CAR-T技术是目前市场的领头羊,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分别于2017年8月、10月获得美国食品药监局批准上市。

除了免疫细胞疗法,肿瘤免疫治疗还有第二大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即PD-1/PD-L1等。其作用是阻断肿瘤细胞和T细胞结合,使T细胞能正常发挥在人体内的作用,持续识别出人体的肿瘤细胞并进行清除。据悉,PD-1/PD-L1抑制剂对黑色素瘤、肺癌、尿路上皮癌等基因突变负荷较高的肿瘤效果更明显。

目前全球共有5个PD-1/PD-L1类药物上市,以百时美施贵宝的Opdivo和默沙东的Keytruda为代表。而目前国内有超过10家企业的16个PD-1/PD-L1抗体药物在研,其中进展较快的企业有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和君实生物,均已进入临床后期,不排除其中有部分药物可能在2018/2019年获批上市,成为国内PD-1药物上市第一梯队。

在新三板,部分企业分别涉足CAR-T和PD-(L)1领域。高特佳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王曙光对证券时报·新三板论坛记者表示,这两个领域相比谁更有优势,具体要看企业研发情况,要从未来临床可行性倒推。“目前研究单抗PD-1领域的企业太多了,大家在前期投入,要看企业研发的成熟度。”

新三板公司

布局CAR-T

目前新三板上涉足CAR-T治疗领域的公司,包括合一康(832521)、迈健生物(836420)等。

合一康董秘张正涵对证券时报·新三板论坛记者表示,5家企业CAR-T细胞治疗临床申请获受理对公司是利好消息,合一康很早就已经布局包括CAR-T在内的第三代技术。

合一康主要从事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发,及为医疗机构提供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服务,提供的技术主要包括CAR-T、D-CTL、D-CIK、ECIK等。受2016年5月国家卫计委暂停免疫细胞临床应用的影响,该公司主营业务从2016年5月起暂停收费,近两年主营收入大幅下降,业绩持续亏损。

合一康2016年年报显示,该公司研发的第二代免疫细胞技术——抗原多肽偶联免疫佐剂脉冲负载DC的Ag-D-CTL技术、肿瘤组织裂解物脉冲负载DC的DiKaT技术、肿瘤细胞自嗜小体负载DC的D-D-CTL技术,均已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第一代。而第三代CAR-T技术于2015年8日进入临床试验。

据悉,合一康在深圳按省重点实验室的标准建立了800平米的T细胞技术研发平台,涵盖病毒载体制备室、CAR-T细胞实验室等。

迈健生物主营业务是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研发,及为医疗机构提供肿瘤免疫细胞培养技术服务和培养基研发、生产及销售。

该公司同样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为了应对此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该公司加大现有产品如培养基业务的市场开拓力度,并积极筹备细胞存储业务;另一方面,公司加大科研力度,包括大力开发CAR-T、基因诊断等新技术。

迈健生物董秘蔡兴盛告诉记者,CAR-T产品目前只是在国外上市,国内均处于临床阶段,目前该领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他同时表示,公司在相关业务方面有战略布局,但尚不方便透露。

除这两家公司外,康爱生物(833338)、汉密顿(834147)、安集协康(833926)、顺昊生物(833686)等新三板公司均有涉及CAR-T治疗领域。

CAR-T或迎高速发展

2017年12月22日,国家药监局出台《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原则》第一次在国内权威定义按照药品管理规范研发的细胞治疗产品,并对细胞治疗产品的风险控制、药学研究、非临床研究和临床研究提出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要求。

这一政策的出台,被认为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细胞治疗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2017年是CAR-T细胞疗法元年。诺华和Kite(Gilead)的两个细胞治疗药物相继获批,将这一疗法实现产业化。而中国也正在寻求以CAR-T疗法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的产业化突破。上述《原则》的发布,为我国细胞治疗产品作为药品属性的规范化产业化生产拉开序幕。

截至目前,中国在CAR-T领域的探索性临床研究项目超过130个,占全球免疫治疗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的1/3,仅次于美国。

CAR-T细胞治疗领域频出好消息,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总监赵巧敏认为,这标志着我国CAR-T细胞治疗领域或将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造就百家争鸣的发展局面。

安信证券研报中预计,短期国内CAR-T市场规模在19亿元,中期国内市场天花板在240亿元,长期市场规模充满想象空间。

研报称,目前CAR-T主要面向淋巴瘤、白血病,在我国新增的癌症病例中,淋巴瘤与白血病仅占3.8%;目前CAR-T价格昂贵,在考虑患者受众时,需要参考国内高净值家庭数进行测算。

与此同时,研报认为,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产品成功的概率很低,需要通过披露的数据,才能对公司产品的成功率进行判断,目前暂未看到相关三板公司披露CAR-T临床数据。

安信证券新三板研究首席分析师诸海滨对记者表示,目前新三板企业在同一起跑线,这方面优势并不明显。不过诸海滨认为,CAR-T领域靠的是研发,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资金有优势,但不是决定性的。

 

声明:本文来自  新三板论坛  作者:梁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