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生物业绩东方不亮西方亮 自主产品与研发创新两方面竞争优势推动发展
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463,证券简称:迈克生物)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8亿元,同比下降9.67%;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1亿元,同比下降24.56%。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有所下滑,主要是因为随着新冠检测产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深入开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新冠检测产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毛利率收缩。
公司新冠核酸检测产品收入同比下滑23.08%,平均销售毛利率下降约20个百分点;因此新冠核酸检测产品对公司整体业绩的变动存在较大影响。
但本期财报也不乏亮点,除新冠核酸检测产品外,第三季度常规业务较上半年有所恢复,同时自主仪器存量仪器持续增加,第三季度自主常规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三季度增长26.58%,其中免疫和临检板块增长分别超过40%和70%,对公司业绩贡献较为显著。
这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双轮驱动效应得益于公司坚持调整业务结构加强自主产品和超前研发创新,这两方面竞争优势也将推动公司未来发展。
顺势而为调整业务结构加强自主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迈克生物前身为"四川省迈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4年,201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专注于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相关服务,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临床应用为己任,以专业化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为医学实验室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是较早布局全产品发展战略的体外诊断企业,现已拥有试剂、仪器、生物原料三大专业技术的系统化研发创新能力,公司自主产品涵盖生化、免疫、临检、分子诊断、快速检测、病理、原材料等多个产品平台,是国内体外诊断生产企业中产品平台搭建最完整、产品品种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从研发布局到产品竞争力、市场规模来看,公司处于行业头部企业,在生化诊断、免疫诊断、血液诊断、分子诊断板块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竞争优势。
由于受新冠肺炎的持续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供应端和消费端均存在复工复产困难问题;同时,随着行业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并实施,市场竞争格局加剧,因此公司更加坚定提升自主产品核心竞争力,加速产品结构调整。
公司自主产品涵盖生化、免疫、临检、分子、快检、病理、原材料等平台,在中长期产品规划有序部署下,各产品平台不断推陈出新,已成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公司业绩驱动的重要因素。
自主产品持续丰富不仅可以提升各细分板块的市场份额,还能很好地协同各产品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另外,随着自主产品能力的不断提升,调整业务结构成为公司重要目标,近几年公司自主产品保持快速增长且在销售收入中占比提升较快。
目前,公司自主产品的用户已经覆盖全国七千余家各级医院,二级和三级医院产品覆盖率分别达到30%和54%,自主产品在国内三级以上医院的高端市场日益具备与国际品牌相竞争的实力,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由于公司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尤其是代理产品的替代和剥离,代理产品销售收入和毛利率均呈现加速下降趋势。但由于自主产品成本优势远高于代理产品,随着自主产品占比逐渐加大,公司整体收入和毛利率将有望上升。
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支撑自主产品发展
迈克生物能够不断提高自主产品的比例,源于公司研发能力的不断增强。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将自主技术创新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因此不遗余力加大研发投入。长期以来公司坚持每年将净利润的25%至30%投入到自主研发中,过去5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约10亿元,占自主产品收入13.4%,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净利润下降超过20%的背景下,研发费用达1.67亿元,同比增长12.14%。显示了公司管理层强烈的进取心和高度的前瞻性,为了未来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敢于超前投入,抢占技术高地。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国内产品注册证24项,累计获得国内产品注册证440项,其中生化128项、免疫177项、临检(包含血球、凝血、血型、尿液、病理)82项、分子10项、快检23项、仪器产品20项。
公司的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连续承担多项国家标准化和产业化课题,同时也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的科研课题;与多家三级医院开展临床抗药物干扰研究并实现商业化;在发光免疫诊断试剂量值溯源及质量评价研究、心脑血管快速诊断试剂量值溯源及质量评价研究等五个课题上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全资子公司达微生物数字PCR仪器与多家医院开展临床合作研究,对标美国Bio-Rad部分产品。
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有望向好成长
迈克生物所处行业为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is,即IVD)产品制造行业,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体外诊断行业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近年来陆续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包括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工信部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卫计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350号)等;另外分级诊疗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以及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加速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等相关政策文件均体现了对国产体外诊断产业的需求扩展与政策扶持,为国产体外诊断企业长期发展和进口替代提供了支撑。
根据Evaluate Medtech、健康界研究院分析数据,未来几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仍将维持在15.0%左右,2024年将达1380亿元。
从2020年国内IVD细分市场来看,免疫诊断是占比最大的类别,占比40.7%,但国产替代率较低,预测未来几年免疫诊断国内市场增速将维持20%左右。
分子诊断占IVD市场份额比为15.1%,也是体外诊断增速最快的板块,处于行业成长初期。近两年分子诊断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中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将维持29%的增速。
可见,体外诊断产品制造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几年充满市场机遇。“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由于公司长期致力于调整产品结构,加强自主产品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超前投入自主研发创新,抢占技术高地,两方面竞争优势合力,有利于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因此公司未来业绩有望向好成长。
相关阅读
- 3000亿半导体龙头光速分红!手握75亿资金,将在5月16日派发2024年现金红利
- 利润连续2年下滑后,紫光国微强调这一核心业务订单较2024年出现较大变化
- 中芯国际收入不及预期:年度维修突发情况影响产线 预计二季度收入环比下降4%到6%
- 龙芯确认:预计下一代桌面芯片单核性能可以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2025-2027年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 近岸蛋白2024年亏损5442万:董秘王笃强薪酬46.08万涨薪1400元
- 瑞松科技2024年净利1125万减少77%:董秘陈雅依薪酬49万降薪3万
- 龙芯中科2024年亏损扩大至6.25亿:董秘李晓钰薪酬90.08万降薪6200元
- 杭可科技2024年净利3.26亿减少60%:董秘傅风华薪酬66万涨薪3万
- 首款鸿蒙电脑亮相:HarmonyOS麒麟X90处理器 不支持侧载
- 华虹公司增收不增利:一季度营收上涨19% 归母净利润下滑90%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