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北交所上市一周年: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加速拥抱新能源时代
2021年11月15日,全球锂电池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向更高层次资本市场迈进,公司发展进入新篇章。经过一年的发展,三周之前的10月26日晚间发布的2022年三季报,贝特瑞交出了一份营收连续11个季度逐季攀升的亮眼“成绩单”。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以来,贝特瑞最近四个季度的总营收较上期增加126.01亿元至212.08亿元,同比增长146.4%;归母净利润较上期增加4.78亿元至17.08亿元,同比增长38.81%。截至11月14日收盘,贝特瑞市值约339亿元,远超第二名的157亿元,稳居北交所市值“一哥”。
一年间,伴随贝特瑞的,不只是业绩的高增长,还有企业借力资本市场积极做大做强,在产业变革中坚守的技术创新引领和新赛道突破。
加速扩张产能 导入上下游战略性产业资源
北交所上市的一年,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和动力锂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的一年,是下游电池正负极材料需求旺盛的一年。SNE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341.3GWh,同比上升逾75%。其中,9月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54.7GWh,同比增长超六成,已连续27个月呈增长态势。
时势激荡,新能源浪潮奔涌至盛。贝特瑞审时度势,主动进行了业务调整,剥离毛利率更低的磷酸铁锂业务,进一步聚焦附加值更高的高新材料领域,持续扩张产能巩固正负极材料市场地位,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形成弹性、有竞争力的供应链网络,并加强全球化布局。
公开资料显示,贝特瑞当前负极产能为36.3万吨/年,较2021年末14.47万吨增长超1.5倍。同时,公司公告山东阳信年产1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山西长治年产7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线项目、云南大理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四川宜宾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黑龙江年产40万吨鳞片石墨及20万吨天然石墨负极一体化项目等相继落地开工。华安证券预测公司2023年石墨化产能预计将达到12.5万吨,石墨化自供率2023年将提升至55%。在正极材料领域,常州贝特瑞年产5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已于2022年7月正式量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贝特瑞始终坚持掌控行业关键资源,实现产品全覆盖、市场全覆盖和合作共建产能。今年以来,公司通过导入正极材料前驱体供应商、投资布局锂电池回收拆解业务、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布局镍锂等关键资源、与客户合作建厂等方式,确保材料领域的资源保障及成本优势。在三元前驱体及资源领域,公司联合中伟股份,打造前驱体+海外矿产资源开发一体化布局。此外,公司还公告拟与STELLAR在印尼合资建设8万吨负极一体化项目。
未来,公司将形成惠州、江苏、宜宾、天津、山东、黑龙江、印尼等多基地生产,覆盖华南、华东、美洲、欧洲等境内外主要新能源产业集群区域,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稳定供应能力。
加大研发支出 布局行业前沿与未来产业
聚焦“专精特新”,是北交所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立市之本,也是贝特瑞能够抓住新能源电池产业风口,筑牢正负极材料护城河,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获得更为强劲和持续成长的动力之源。
贝特瑞以研发著称。公司在业内率先攻克相关技术,实现天然石墨负极材料产业化,在人造石墨领域率先实现连续石墨化量产,也是国内较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负极企业。贝特瑞集团凭借负极材料多年全球第一的先进制造实力,入选工信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北交所开市一年来,贝特瑞创新步伐不止,最近四个季度研发费用合计10.95亿元,较上期增长130.94%,研发投入占比保持在5%以上。官网显示,截至目前,贝特瑞已经打造了一支800人组成的研发技术团队,合计拥有380项专利。扎实的研发体系助推贝特瑞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并顺利实现转化。
在技术的支撑下,贝特瑞近年来不断加快石墨负极传统技术路线及工艺革新,加快推进对硅基负极、钠电硬碳等新型负极材料的前瞻性布局。公司硅基材料第三代已逐步实现量产,第四代处于开发中,现有硅基负极产能达到5000吨/年,另有深圳4万吨硅基负极产能正在建设,第一期1.5万吨预计2023年底投产。钠电硬碳负极已具备产业化能力,正在建设硬碳量产线。
根据其对电池材料市场变革和发展趋势的前瞻洞察,贝特瑞还积极布局前沿技术,包括全固态电解质、锂金属负极、燃料电池材料、石墨烯高导热材料及电池材料回收技术等,并在相关细分领域快速发力,取得战略性优势。
从项目进展来看,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领域,超高镍正极材料已完成小试阶段开发,进入中试阶段,有望刷新容量新高度;公司还在除硅基材料外的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领域提前布局,已开发出具备高效储锂能力的载体材料,掌握关键复合锂技术,正进行小试验证,有望抢占市场先机。
布局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也将为贝特瑞构建更强劲的成长力。据披露,公司已攻克固态氧化物电解质关键技术指标难题,成功通过下游客户认可并实现小批量供货,同时积极筹备放量生产线的建设;福建深瑞年产40万平方米的石墨烯导热膜产线均已投产并实现批量供货。
面向未来,贝特瑞表示,北交所上市一周年,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公司将立足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石墨烯材料的研发、生产与制造,积极关注锂电行业的发展,通过收购、重组、整合、合作等手段,实现公司在锂电产业链上下游的强强联合和协同发展,打造产业生态链,同时积极规划海外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全球化经营。此外,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确保行业地位和领先优势,用创新引领新能源产业进步,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材料领域全球领先企业。
相关阅读
- 百甲科技遭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原预计去年净利润超180万元 一个月后修正至亏损439万元
- 直击MEE ! | 晨光电缆用芯联接世界
- 扎实开展隐患排查专项行动,华光源海集团董事长李卫红带队检查“源海洋山”轮,筑牢汛期暑期船舶安全防线
- 北交所存量上市公司代码切换来了!艾融软件、龙竹科技等6股将首批切换
- 基康仪器召开业绩说明会:去年获得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等重大项目订单 多个新产品推向市场
- 北交所上市企业一周换手率TOP50:40股换手率在100%以上
- 北交所一周涨幅榜:秋乐种业、华光源海、凯德石英3股涨幅超50%
- 北交所首份2025年一季报出炉!民士达首季扣非后净利润大增75% 汇添富等公募基金增持
- 吉冈精密董事长周延自愿延长8166.72万限售股锁定期至11月23日 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
- 华光源海连续两日30cm涨停 今日开盘50分钟成交额超4亿元
推荐阅读
快讯 更多
- 04-10 11:21 | 为“首发经济”注入创新动力,CMEF见证宽腾医学影像技术革新
- 02-20 18:53 | 手机也要上HBM芯片?三星计划推出移动版HBM,预计首款产品2028年上市
- 12-30 16:40 | 国产首款DDR5内存问世!价格战开启,复制长江存储击败三星路径!
- 12-30 16:36 | 华为手机回归第一年:全年销量或超4000万台 有望凭借Mate 70在高端市场击败苹果
- 11-26 18:19 | 众兴菌业拟与涟水县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引资合同书》 拟投资设立涟水食用菌产业园项目
- 11-26 18:16 | 美芝股份中选vivo全球AI研发中心-精装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
- 11-26 18:14 | 健之佳拟用不超1亿回购公司股份 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
- 11-26 09:53 | 格灵深瞳收购深圳市国科亿道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股权并增资5000万
- 11-26 09:37 | 炜冈科技拟以1.49亿购买衡所华威9.33%股权 华海诚科拟发行可转债收购炜冈科技所持衡所华威股权
- 11-25 10:41 | 精工科技与众亿汇鑫签署5.16亿元销售合同